姚明久:牺牲为救国 抗日洒热血

来源:绥化新闻网 责任编辑:赵镭饷 2025-05-06 13:26

姚明久,1911年出生在吉林省双城府(今黑龙江省双城市)一个乡村郎中家庭。五岁时跟父母从双城迁移到肇东县前金山堡屯。受父母熏陶影响,姚明久从小就开始学习一些中医医术,也练习过武术,后来又上私塾学文化。成年后,正值“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家乡的土地,山河破碎,父老乡亲身处水深火热之中。痛心疾首的姚明久怀着一腔爱国热血,决心反满抗日,光复祖国。他到齐齐哈尔参加了国民革命军,跟随时任黑龙江省主席的马占山抗击日寇。

1931年11月4日至18日,马占山指挥部队在泰来县境内的嫩江铁桥构筑工事,阻击了日军多个师团的疯狂进攻,痛击了侵略者,打响了中国军队抗击日寇侵略的第一枪。在江桥阻击战中,姚明久英勇战斗,勇往直前。战斗间隙,他利用自己所学的医术,为负伤的战士处置伤口,悬壶煎药。在再次阻击日军的进攻时,不幸胸部中弹,子弹穿透了肺叶。由于当时部队药品不足,医生手术时,他拒绝打麻药,叮嘱医生把麻药留给其他伤员,自己硬是忍着巨痛让医生把子弹取出来。震惊世界的江桥阻击战结束后,马占山的部队撤离齐齐哈尔。由于姚明久伤势未愈,骑马咯血,不能继续留在部队参加战斗,他只好脱下军装回到家乡前金山堡屯养伤治病。姚明久借机向乡亲们宣传抗日思想,开展秘密抗日活动。

1938年春,姚明久结识了在三肇地区开展抗日活动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和中共北满省委派遣的高吉良。两人拥有同样的抗日志向,彻夜长谈,相见恨晚。第二天,姚明久把好友、小学教师曹万芳介绍给高吉良。此后,姚明久为发展抗日组织、宣传抗日活动做了大量工作。在中共三肇地区龙江工作委员会副书记高吉良的指导帮助下,1940年7月14日晚上,在金山堡小学校正式成立了北满抗日救国总会金山分会,曹万芳在姚明久的推荐下,被选为金山分会会长。29岁的姚明久担任组织部长,负责掌管金山分会的印章、会员名单,并兼任对外联络工作。为保密起见,姚明久把印章、会员名单藏在他家屋顶纸棚的东北角上。

姚明久的儿子姚恩普曾撰文回忆:“我爷爷说,你这样回来搞地下活动,一天两天行啊,咱家总来人,日子长了也不行。父亲说,不要紧,我是半拉先生,可开个药铺。我姥爷是个先生,父亲从他那取来不少药书,看完药书之后,又跟我姥爷学会了切脉,并到县里考上了中医,回来就开个药铺,爷爷拉药匣子。父亲当先生的目的就是掩护抗日活动。”

从此以后,金山分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秘密的反满抗日活动,经常把北满抗日总会送来的《告东北人民书》《告伪军警书》《抗联胜利捷报》等宣传单,利用黑夜作掩护在附近村屯张贴。金山分会会员还积极参加配合东北抗日联军打击日寇的活动,曾参加抗联在肇东四撮房、肇州丰乐镇的战斗。由于姚明久战斗英勇、工作表现出色,不久,他被北满抗日总会任命为“三肇地区抗日救国总会会长”。于是,姚明久经常在“三肇”一带开展抗日救国活动。

这年7月21日,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十二支队攻打下肇州县丰乐镇后,激发了人民群众反满抗日的热情,金山分会的活动也更加活跃。他们把抗联攻破丰乐镇的消息连夜印成传单,张贴到电线杆、伪村公所、地主老财家大门上,并发展抗日救国会会员,会员达120多人。

1940年12月,抗联第三路军十二支队奉命撤离“三肇”,伪满政府和日军讨伐队对“三肇”抗日民众和中共地下组织进行了疯狂破坏。1941年1月,龙江工委肃反队队长李学明等先后被捕,李道德屯张白氏的儿子张宝安逃往肇源县,向其舅舅、原伪满萨音骑兵队的特务白蛤蟆泄露了龙江工委地下据点的秘密。2月1日,龙江工委的地下秘密活动据点遭到破坏,张宝安带着敌人突然搜查了龙江工委机关,中共“三肇”地下党组织成员名单、“三肇”抗日救国会领导的名单等重要文件落入敌人手里,姚明久名在其中。

2月13日一大早,太阳刚冒红,刚从外地工作回来不久的姚明久正在家里睡觉,被突然闯入的日本鬼子抓捕。敌人把姚家翻个底朝天,没有找到什么重要东西,只好把姚明久一个人带走。临行前,姚明久对父亲说:“抗日是一定能胜利的,日本鬼子非赶走不可,牺牲我一个人不要紧,同志们会接着战斗下去,离胜利不会太久的。”

姚明久被抓到肇州县关进监狱,敌人对他进行威胁利诱不成便严刑拷打。他的腿被打断,手指被夹折,但他宁死不屈,就是不交代抗日救国会的半点秘密。3月2日,已经不能行走的姚明久被敌人用筐装着抬上囚车,杀害在肇州县城南门外,年仅30岁。更为灭绝人性的是,鬼子还把烈士的遗体沉入冰窟窿,家人连尸首也没找到。

1945年8月15日,日本侵略者战败投降,伪“满洲国”倒台。东北光复后,1946年,原肇东县六区(在现在安民乡所在地)召开大会追悼姚明久烈士,同时宣布经上级批准原金山堡村改名为明久村,村小学校改名明久小学。1956年又成立了明久乡。从此,在寒地黑土岁月的长河中,人们心中永远铭刻下一个英雄的名字——抗日英烈姚明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