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庸经,又名郑荣金,字希鲁,1895年出生于福建省永定县培丰文溪村一个农民家庭。1913年,郑荣金考入龙岩省立九中,与邓子恢、林仙亭等同学一起编入丙班。郑荣金入学后改名为郑庸经,意为走中庸之道。郑庸经做人谦虚稳重,与人和谐相处,与邓子恢、林仙亭等同学结成好友。1916年,从省立九中毕业。1917年秋,受好友简祥明的邀请,回到培风学堂任教。
1919年夏天,郑庸经和简祥明、郑宪章等商议,决定离开培风学堂,创办培风同志学校。郑庸经为训导主任并负责国文、书法、音乐课程。1921年春,邓子恢、章独奇、郑庸经等志同道合的进步青年,在龙岩白土共同成立了旨在宣传新思想、传播新文化的闽西第一个进步社团——奇山书社。1923年夏,奇山书社30多名社员集中在龙岩东平学校召开第一次社员大会,决定创办《岩声》报。9月1日,《岩声》创刊号出版,在发刊词《岩声宣言》中旗帜鲜明地阐述了刊物的宗旨:“本社最伟大之使命乃在:改造旧社会,宣传新文化。”郑庸经全力协助邓子恢办好《岩声》刊物,在做好同志学校日常管理工作和教务的同时,积极为《岩声》撰稿与编辑,还负责坎市、培丰、高陂、抚市等地的发行。《岩声》积极宣传新文化、新思想,成为当时闽西发行范围较广、影响较大的宣传新文化、新思想和传播马列主义的主要刊物,在传播马列主义方面起到了先导作用。
1926年初夏,福建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中共永定支部成立。书记阮山发动各地以学校为阵地,传播马列主义,开展革命活动。郑庸经、简祥明等带领培风同志学校师生积极参与。1927年3月,郑庸经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在培风同志学校的基础上成立了培风公学。1927年10月中旬,中共太平支部宣告成立,简祥明任书记,郑庸经任宣传部长。
郑庸经和太平支部的其他同志以培风公学为中心,迅速开展革命工作。郑庸经经常深入到培丰的左坪、绍和、泉溪、长流、文溪,坎市和高陂的西陂、悠远等地,发展农会会员,建立农协组织,开办平民夜校。郑庸经在夜校给群众上课,善于运用群众的语言,将知识传授,把道理讲清,通俗易懂,经常编写革命民歌并教群众传唱。他编写了《农民苦》:“如今米粜四升多,俺们穷人样得过,饿得三餐巫饭吃,家家都喊巫奈何。有钱之人恶心肝,米粜越贵越喜欢,粜米人家真爽快,籴米人家多艰难。富人安乐得米谷,都是农民的血肉,一年到晚累得死,依旧巫米又巫谷。”
郑庸经与同志们在西陂、厦黄、坎市、文馆等地积极发展进步青年加入党组织,至1928年春,太平区成立了文溪、坎市、文馆、孔夫、西陂等十多个党支部,并在文溪西灵庵召开中共太平区第一次代表大会,成立太平区委,林梅汀任书记,郑庸经任宣传部长。1928年3月4日,邓子恢、郭滴人等领导发动了后田暴动。9日,后田暴动革命队伍30多人被迫转移到培丰。郑庸经组织了太平区的革命骨干,热情接待他们,安排在培风公学休整、训练。
1928年6月中旬,永定县委在陈东坑岭头召开了紧急会议,郑庸经与太平区委卢冠卿、简祥明、林梅汀参加了这次会议。根据县委指示,郑庸经与林梅汀、简祥明等区委领导把太平区的培丰、坎市、高陂、文馆四个农军连集中起来加强训练,做好战斗准备。6月底,参与永定暴动。7月中旬,福建省临时省委派宣传部长王海萍来到文溪,决定集中岩、永、杭边三县农民武装成立闽西秋收暴动委员会。7月15日,中共闽西临时特委成立,由王海萍任书记,同时成立了闽西暴动委员会,王海萍任总指挥。19日,在闽西临时特委的领导下,于文溪西灵庵召开了太平区委扩大会议。王海萍主持会议,特委和区委委员,高陂、坎市、培丰各村的支部负责人,共20余人出席会议,成立了太平里暴动委员会。7月22日,中共闽西临时特委通知傅柏翠率领蛟洋农民武装前来太平里,共同参与暴动。月底,傅柏翠率领80余人来到文溪。至此,闽西临时特委已经集合了杭、永、岩农民武装500余人,在孔夫上林召开的群众大会上,王海萍当众宣布成立闽西暴动总指挥部。8月5日,林梅汀、简祥明、郑庸经等率领太平农军100余人,与上杭、龙岩武装,共500余人开赴高陂的西陂村,举行了西陂暴动,在天后宫召开群众大会,把没收的衣物、布匹分给农民。林梅汀、郑庸经组建80余名武装的游击队,在文溪、孔夫、隘头、悠远、平在、西陂岭一带坚持游击斗争,牵制敌人的“清乡”行动。
1928年冬,郑庸经奉命留守文溪,负责太平区委工作并组建苏维埃政府。1929年5月29日,红四军回师坎市,分别驻军培丰、高陂等地,打开了太平地区革命斗争的新局面。6月2日,太平区苏维埃政府成立,郑庸经当选为主席。7月,郑庸经被任命为太平区委书记。1930年3月,闽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召开,成立了闽西苏维埃政府,郑庸经在会上被推选为闽西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1930年5月至8月,先后组织新成立的红十二军和红二十一军,三次出击东江地区,均失利。
11月,闽西军阀张贞部相继攻占了龙岩等地。12月中旬,闽西苏维埃政府及60多个机关单位被迫转移到永定虎岗。由于“左”倾错误路线在闽西的执行,郑庸经被免去原有的职务,安排回永定第十区苏维埃政府工作。1931年5月,因“肃清社会民主党事件”,郑庸经被害于永定虎岗凌罗排,年仅36岁。1955年,郑庸经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龙岩市融媒体中心出品 资料整理:闽西革命烈士陵园管理处 蒋红婴、仇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