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刀与星河: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来源:解放军报客户端 作者:朱伯燕 责任编辑:刘秋丽
2020-10-20 08:53:35

写在前面:

有人,因为看见,才会相信;

有人,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70年前,有这样一群人,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他们因相信而看见,并为此坚定不移,前仆后继。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

这就是信仰的力量,也是铁心跟党走的忠实写照。

飞机从头顶掠过,不断丢下照明弹和炸弹。志愿军王凤和这才看清眼前的光景,路两旁遍布弹坑,残垣断壁随处可见,有的还冒着烟。

轰炸持续到天亮,那里仿佛是“地狱”。

……

与岁月对望,光影拉远了记忆的最初。95岁的志愿军老战士王凤和说:“人总会遗忘,但往事自己会爬上心头”。

再度凝眸回首,那些难忘的、铭心的、悲壮的记忆碎片,零落渐疏,却燃烧在每一个瞳孔里——

1950年11月27日,夜,长津湖,嘹亮的军号划破了长空。继而,惊天动地的呐喊声从四面八方传来。

零下30℃的天气里,9兵团的勇士们身穿单薄的军装,从埋伏处一跃而起,气吞万里如虎。

一个晚上,从北向南,把美军分割包围成了5块。仅仅坚守了两天,美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便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志愿军入朝作战前,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狂妄自大,告诉所有西方媒体:“中国人敢越过鸭绿江南下,必然遭到一场屠杀”;二次战役后,麦克阿瑟大惊失色,“志愿军要是继续南下,我们将被全部歼灭”。

从顶峰到深渊,令他战栗的是,中国军队熊熊燃烧的血性和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

你是否也有过不解,这样一群正值年华的人,为何心甘情愿的为“祖国和人民”献出宝贵生命?

“打仗不是为他人,而是为自己,为人民打仗。”中国军人知道为谁而战,也愿意为此牺牲奉献。

尼采说过,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所谓“知道为什么而活”,其实就是信仰。

理解了这一精神信仰,我们也就读懂了历史的一幕幕,读懂了战争的意义,读懂了一个个冲锋的背影——

极寒天气中,整整一个连的志愿军战士被冻成坚守阵地的冰雕。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依然手持武器,坚定地注视着前方,注视着攻击发起的方向。

松骨峰阻击战,不间断的炮弹,把整个山丘的土翻了一遍又一遍。整整一个连,只剩下7名活着的志愿军战士。老兵李润芝说,战斗胜利后,团长范天恩一倒地就睡着了。这份真实的记录,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谁是最可爱的人》。

20岁的黄继光,跟随部队来到朝鲜前线。他在给母亲的信中立下了一个军令状,“不立功不下战场”。6个多月后的上甘岭战役,黄继光舍身堵枪眼,为战友赢得了宝贵的冲锋时间。他兑现了这份军令状,却也将自己年轻的生命一同留在了战场。

他们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哪怕野火焚烧,哪怕爬冰卧雪,哪怕忍饥挨饿,依然志向不改,依然信念不衰,依然坚持战斗到最后一秒。

这场起于鸭绿江,止于三八线的斗争,一开始并不被看好。麦克阿瑟甚至断言,圣诞节前结束战斗。因为这是一场血肉之躯,同飞机大炮坦克车的斗争;一场初生的共和国,同世界最发达国家的斗争。

从1949年上溯至1840年,这个国家任人宰割。屈辱之下,这片土地上的这支军队,为保卫国家,保护人民,捍卫尊严,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精神觉醒”。

一个觉醒了的民族,一支有信仰的军队,当他们为祖国的光荣和独立而奋起战斗的时候,是战无不胜的。

抗美援朝打出了新中国一种全新的精神面貌。穿越时空的隧道,冲锋的号角一刻未停。

一支军队,走过了怎样的征程,才炼成了这样一支威武之师?

时光倒流回1927年9月,江西永新县三湾村。

毛泽东在枫树坪的一棵大树下向萌芽中的革命队伍宣布了三条内容:部队整编、支部建在连上、实行民主主义。历史性的提出了“为人民而战”的建军思路。人民军队开始走上一条全新的道路。

深夜里,一盏发出微弱之光的小油灯,照见的并非方寸之地,在毛泽东眼里,照见的是整个中国和世界。

真正的看见一定不是用眼睛,而是用心,用必胜的信念。

在革命进行到低谷的时候,毛泽东不断探索,《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可以存在》《实践论》《矛盾论》等煌煌大作振聋发聩。

在不断探索,不断思考之下,革命的红色火种渐成燎原之势。在全球政治版图中,成为了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

美国华盛顿的朝鲜战争纪念碑上写着:“自由不是无代价的”;70年前,我们的先辈们,在朝鲜战场上证明“尊严不是无代价的”。

两水洞、云山城、清川江、长津湖、上甘岭……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成千上万的志愿军战士把对党的忠诚、对祖国的热爱、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刻写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这让历史也吐出沉重的叹息。

距离三八线不到六公里的地方,有一片志愿军墓群,所有的墓碑都朝着北方——那是祖国的方向。

1952年9月,9兵团从朝鲜回国,车行鸭绿江边,司令员宋时轮向长津湖方向默立良久。这位满头花白的将军泪流满面,不能自持。

1958年12月,即将回国的志愿军战士黄继恕,在上甘岭597.9高地放下一束花,那里有他牺牲的哥哥黄继光。

有些很苦的日子其实一点都不难,因为我们知道它会变好,我们的荣光也在这里。

“我蹲防空洞,祖国的人民就可以不蹲防空洞啊,他们就可以在马路上不慌不忙地走啊。他们想骑车子也行,想走路也行,边遛达边说话也行。只要能使人民得到幸福,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幸存老兵喃喃道。

此刻,老兵朝我们走来的路途温柔了万般光景。

一个世纪的历史浩荡,人生汹涌,最后沉寂地流向前去……伴随着金达莱摇曳的影影绰绰,流过北纬38度线,流经鸭绿江弯弯的河畔,流向静默的英华山。

循着先烈的足迹,朝着梦想的方向,让我们向前,向前,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