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军人就追不一样的“星”!青年官兵谈"偶像"的正确打开方式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责任编辑:于雅倩
2020-10-31 07:15

我向我的“明星”看齐

打赢模范伴我行

★ 海军岳阳舰机电部门主机兵 林进兴:海军某驱逐舰舰长赵岩泉作为我的“偶像”,让我对从军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2018年11月的一个深夜,我对舱室进行巡查时,发现刚上任不久的赵舰长正费力地趴着身子,对照图纸查看主机管路。主机舱温度高、噪声大,看他满头大汗,我说:“舰长,您歇歇吧,时间长了会受不了的。”他却笑着对我说:“图上有些地方不太明白,我实地对照看一看。”值完班,我躺在床铺上,脑海里一直浮现着赵舰长研究管路的画面。那一刻我明白了,这样刻苦钻研、练就过硬本领的模范才是我应该追的“明星”。我要学习他们胸怀理想、勇于担当、瞄准打赢的精神,每一次训练、每一次值班、每一次出海,都是为了千锤百炼、淬火成钢。之后,我主动加班加点学习专业理论、精练装备操作,凭着一股拼搏的劲头,我慢慢地从战友中脱颖而出。漫漫军旅路,模范伴我行。我想,有了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的军旅路一定会更加精彩。

崇尚荣誉学英模

★ 武警浙江总队机动支队机动三中队士官长 张明:今年7月,新安江水库下游面临内涝灾害,我作为第一梯队成员紧急驰援新安江。在救援一线,我们不仅要转移群众、搬运物资,还要加固堤坝、警戒驻守。就在我浑身湿透、手脚酸痛、想要休息的时候,脑海里突然闪现出全军英模李向群的身影。我仅仅因为感到疲劳就产生想要退缩的念头,实属不应该。我是一名军人,我的职责是守护人民群众的安危,我要是退缩,人民群众怎么办,中队战士怎么办?于是,我向李向群同志学习,坚守在抗洪一线,直到取得抗洪全面胜利。

身边“明星”更可学

★ 南部战区陆军某旅上等兵 李博林:我心中的“明星”就在身边——新兵班长李家登。他当兵13年,熟悉连队各种武器装备,探索出多套战法,多次获得各类表彰奖励,照片还挂在营区道路两边的灯箱上。看着班长的照片,我也想“把自己的照片挂上灯箱”。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常常自我加压。今年备战旅里尖兵比武期间,我每天坚持2次5公里武装越野跑和10余次战术基础动作训练,3个月内磨穿了3双作训鞋、3套迷彩服,体重减少了10公斤。在枪管上挂水壶练习据枪,我一练就是半小时以上,右手食指磨出厚厚的老茧。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获得步兵专业第一名。我看着灯箱中的照片,明白了前进的意义不仅是那份荣誉,还是荣誉背后所付出的辛勤汗水。

老连长激励我前进

★ 南部战区陆军某旅连长 卢昊文:老连长黄文忠是我军旅路上的“启明星”。我们连队驻守在一个面积仅为0.83平方公里的小岛上,刚上岛时我心里十分迷茫。通过连史馆,我了解到当年黄文忠连长带着官兵扎根海岛,把一个“无人居住、无淡水”的荒岛变成了鸟语花香的“生态岛”。他的那句话“一个人不在于干什么,而在于干出了什么”,成为我的座右铭。那年我们连队准备在后山修路,这条路平均坡度60度,荆棘密布,地方工程队认为坡度太大没法施工。“老连长那会儿不也是自己干出来的吗?”我和战友们一起,顶着烈日,劈石背沙,不到一个月,就修出了百米长的石阶路。如今我也担任连长了,但每次遇到困难,我还是会想到老连长,正是他那股不服输的劲头激励着我前进。

(武警浙江总队机动支队杨杨、66016部队苏峰、南部战区陆军某旅陶昱、南部战区海军王柯鳗、武警北京总队郭闻宇、95857部队罗健等整理)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