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探访我国高速公路沿线经济社会发展新面貌
1988年10月31日,沪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标志着我国大陆高速公路实现“零”的突破。
2020年,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16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
道路通,百业兴。从0到16万,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见证了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变革,串联起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崭新风景。
日前,中宣部启动“沿着高速看中国”主题宣传活动,紧扣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选取22条经典线路,全景展现建党百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让我们跟随记者的镜头,看一看高速公路带来的山乡巨变,品一品高速公路浓缩的中国故事。
——编 者
连霍高速
“丝路”边城正青春
■訾 豪 梁文博 解放军报记者 李 蕾

在连霍高速的带动下,霍尔果斯这座边陲小城逐步发展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枢纽。李 坤摄
仲春的新疆霍尔果斯市,阳光明媚。走进驻守在这里的新疆军区某边防团霍尔果斯边防连国门前哨班,连霍高速最后一块里程碑静静立在霍尔果斯河畔。
霍尔果斯市地处新疆西北部,位于“一带一路”欧亚大陆桥重要交通大动脉——连霍高速的尽头,也是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重要节点。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里还没有高速公路。从霍尔果斯市开车到内地需要一周时间,许多外贸货物只能通过火车运输。”在霍尔果斯国门文化馆,工作人员张丽娜向记者介绍,2014年,连霍高速正式通车运营,沿途串联起6省区,是我国目前最长的高速公路,打通了东西干线的“交通末梢”。
交通条件改善为企业经营降低了成本、拓展了空间,也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机遇。
霍尔果斯某国际贸易公司董事长于成忠记得,连霍高速刚刚开通时,他开车将新疆果蔬产品运往江苏、河南等地。“一趟下来,时间缩短了三分之一,综合成本降低了一半。”2014年开始,于成忠改变货物运输方式,由铁路运输转为公路运输为主。如今,他的公司已经成为当地年出口额上亿元的“龙头企业”。
这条横贯东西的交通大动脉,方便了沿线人民群众的出行,也见证了霍尔果斯口岸的繁荣。
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是连霍高速尽头最大的地标性建筑。2003年,中国同哈萨克斯坦达成协议,在霍尔果斯市建立跨境边境合作区,作为我国与周边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城市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如今,这块仅5.6平方公里的区域日均通关量逾1万人次,车辆1千余辆次。自2012年合作中心运行以来,已有超过4000家商户、40余家免税店入驻,逐步成为全国重要的免税商品购物区。
王魁是当地一家免税品销售公司的总经理,在这里经商多年。“霍尔果斯以一种独特魅力,吸引越来越多的内地客商汇聚于此。特别是许多江浙一带的客商都来这里洽谈业务、寻求合作。”王魁说。
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客商哈丽达·阿克木同样深有体会。她来到霍尔果斯市经商已有4年时间,主要通过公路运输将红酒销往北京、上海、深圳等大中城市。哈丽达说:“虽然铁路运输费用比公路运输费用低30%左右,但是运输时间长、车辆周转慢,货物分转倒运常常造成破损。现在依托连霍高速,车辆装货后几分钟就能出发,非常方便。”
地处边陲的区位优势、多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成就了霍尔果斯市独特的自然风光与文化风情。高速公路的开通运营,将其转化为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依托近年来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自身的葡萄酿酒技术,家住霍尔果斯市的王玉国、蒋慧夫妇,将自家两层小楼改造成酒坊与民宿。“高速公路还没开通时,生意并不好。”蒋慧说,“现在从全国各地自驾来到新疆的游客越来越多,每天都有电话预约订房。往往前一拨客人刚走,下一拨客人紧接着就来了。”
从边陲小镇到开放口岸,如今的霍尔果斯,商贾云集,车流涌动,一片繁忙。顺畅的高速公路打通了城市发展的动脉,也见证着中国的飞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