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党的革命精神谱系”系列文章:让党史传播更加精彩生动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张映辉 责任编辑:刘秋丽
2021-06-14 06:34:21

让党史传播更加精彩生动

——谈“党的革命精神谱系”系列文章

■张映辉

一篇篇神采飞扬的力作,讲述一段段党史记忆,描摹一座座巍然耸立的精神丰碑。

党史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以来,全党持续掀起“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热潮。如何把百年党史的真实面貌呈现出来、深刻内涵挖掘出来、时代价值提炼出来、精神情怀表达出来、宣传效果强化出来,是军队新闻媒体的政治责任和重大课题。

5月26日至6月7日,《解放军报》“长征副刊”连续推出“党的革命精神谱系”12篇整版文章,读罢令人眼前一亮、心头一暖,给人以很强的精神震撼和情感共鸣。这种以文学方式讲述党史的新尝试,一经推出即获得广泛好评。其他媒体和“两微一端”等新媒体纷纷转载,网友在跟帖中发出热情洋溢的赞赏和鼓励,有的单位将文章作为学习材料印发党员,反响程度可见一斑。

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党的革命精神谱系”系列文章以文学方式讲党史的探索,为广大读者提供了生动的党课教材,也对媒体如何传播党史精神、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有启迪意义。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是今年党、国家和军队政治生活中的大事。百年党史,波澜壮阔,从何入手做文章?怎样才能收到好的宣传效果?关键是要选准一个视角。作为《解放军报》的重要阵地,“长征副刊”无疑是找到了这个视角——党的革命精神谱系。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总书记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毋庸置疑,这些“红色精神”就是共产党人最闪亮的精神坐标。

历史渐渐走远,精神历久弥新。诠释好党的革命精神谱系,对讲好百年党史必将起到提纲挈领的辐射效应。编辑部在“七一”日益临近、庆祝建党百年报道渐入高潮之际,连续推出12块专版,体现了中央级媒体应有的担当和水准。《星火燎原 光耀未来》《伟大史诗,写遍万水千山》《万里征程上的伟大转折》《宝塔光辉映照信仰伟力》《“赶考”远未结束》《黎明之前,一片丹心向阳开》《蕴含在民族血性中的磅礴力量》《惊天动地的壮歌》《春天故事,勇立潮头的壮丽篇章》《大江奔涌 遍地英雄》《磨难中奋起的中国诗篇》《同心抗疫,复兴路上铸丰碑》12个整版,统一策划、精心设计,贯通一气、各具特色。逐篇翻阅开来,仿佛一幅幅历史画卷跃入眼帘,一座座精神高峰起伏连绵,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思想感染力和历史厚重感。编者在版式设计上也颇具匠心,以习总书记重要论述为引言,以通栏大号宋体字为标题,以相关重大历史事件为题图,以淡红色风格背景为底色,赏心悦目,鲜明而不落俗套。版面细节也做到了细心、恰当,不仅有“下期预告”给读者以引导,还与新媒体融合,附加“延伸阅读”二维码,扫一扫、点进去,即可进入体现文章主题的党史数字展馆,讲解、文物、资讯、影音立体呈现,别开生面。纸面与画面、现实与虚拟的有机链接,让人们在时空穿越中拉近了与那个年代、那些地方、那群先辈的距离,感受到活着的历史,触摸到中国共产党人永远屹立的精神丰碑。

历史从哪里开始,精神就从哪里产生。

党的革命精神,跨越不同历史时期,是一代代共产党人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宝贵精神财富,无一不有着深刻时代背景、艰辛孕育过程、丰富价值内涵。“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烛矣。”系列文章没有陷入历史事件的编年堆砌、历史故事的平铺直叙之中,而是沧海拾珠、披沙拣金,紧紧围绕弘扬党的革命精神这一主题,全景式刻画和讴歌党的革命精神谱系。特别突显三种精神内核:

一是理想信念这个根本支柱。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理想崇高,才能坚定信念;信念坚定,才能坚守理想。这一点,几乎在每篇文章都有所体现。韩毓海的《伟大史诗,写遍万水千山》,通过讲述长征路上一个个感人事例,得出“长征之所以能够胜利,首先就是因为红军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有坚定政治信仰与信念的军队”的结论。刘笑伟在《宝塔光辉映照信仰伟力》中讲到,一位广东青年经西安奔赴延安,路上不幸病倒,仍践行着“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城”的誓言,给人以深刻印象。丁小炜在《黎明之前,一片丹心向阳开》中讲到,红岩英烈们面对生死关、拷打关、收买关,内心仍充满光明,是因为“他们真正品味到了信仰的芬芳,并从中汲取了一往无前的力量”。

二是服务人民这个根本宗旨。一百年来,党始终牢记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这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党的革命精神谱系的政治底色。栗振宇的《“赶考”远未结束》,深入挖掘西柏坡精神的内涵,描述了1946年马歇尔的随行记者“在延安听到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人民’”的场景,得出人民其实始终是决定社会发展前途命运的“考官”的结论,引人深思与回味。在郑蜀炎、邓一非、余远来讴歌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的3篇文章中,“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党的执政理念均得到充分表达和生动诠释。

三是艰苦奋斗这个优良作风。百年党史就是一部斗争史、一部奋斗史,艰苦奋斗是贯穿始终的主线,也是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系列文章围绕艰苦奋斗,演奏了惊心动魄、百转千回的壮阔乐章,展现出共产党人牺牲奉献、百折不挠的精神气概。王树增的《蕴含在民族血性中的磅礴力量》,细致刻画了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官兵“英勇无畏、向死而生”的壮举。唐栋在《春天故事,勇立潮头的壮丽篇章》中,赞美甘当深圳经济特区“拓荒牛”的基建工程兵部队官兵为“进得来、站得稳、闯得开、打得响”的时代尖兵。彭继超在《惊天动地的壮歌》中,描述科技人员“咬紧牙关,用心血、用汗水、用双手、用肩膀、用因饥饿而热量不足的血肉之躯推动着共和国核武器事业前进的车轮”,读之不由令人肃然起敬、荡气回肠。

党的历史是客观、真实、具象的,是由一个个人物事件组成的。信息时代宣传党史,一定要学会讲故事。谁的故事能打动人,谁就会赢得更多受众、产生更大影响。

“党的革命精神谱系”系列文章在这方面下了较大功夫,故事讲得真切细微、娓娓道来,让英雄人物鲜活起来,让尘封事例苏醒过来,仿佛回到了历史现场。

其一,生动。故事生动,才会引人入胜。王树增在《蕴含在民族血性中的磅礴力量》中,用了全文近五分之一的篇幅讲述了临津江战斗中346团战士金玉山、赵振海、张财书突破3个扫雷点的故事,第一人被敌机枪射中殉难,第二人为掩护战友捐躯,最后一人负伤后以身滚雷牺牲,英雄事迹“令敌人胆寒、让天地动容”,读罢撼人心魄。

其二,精要。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文章作者注重用最典型最精彩的故事诠释党的革命精神谱系,以取得预期效果。丁小炜的《黎明之前,一片丹心向阳开》中罗广斌冒死越狱写下“狱中八条”的故事,栗振宇的《“赶考”远未结束》中毛泽东从西柏坡进京随身携带《甲申三百年祭》的故事,郑蜀炎的《大江奔涌 遍地英雄》中“新时期英雄战士”李向群舍身抗洪的事迹等,都极具代表性。

其三,巧妙。贾永在《星火燎原 光耀未来》中讲到,共产国际书记处书记布哈林为俄国的经验不能完全移植到中国革命之中而遗憾,甚至担心“深山中的中国红军会把农民的最后一只老母鸡吃掉”,但实际情况却是“朱毛”红军在农村和农民中不断壮大,这种巧妙的对比与反差,反映了中国革命走自己道路的艰辛与正确。

其四,深刻。丁晓平的《万里征程上的伟大转折》,为阐明遵义会议的重大意义,举了“两句话”的事例:一个是,张闻天曾在台历上抄录了列宁的一句话,“为了能够分析和考察各个不同的情况,应该在肩膀上长着自己的脑袋”;另一个是,1963年毛泽东在会见外宾时说,从遵义会议之后,“我们就懂得要自己想问题”。两个故事简短精当,却很发人深省、给人启迪。

古人讲,“文者,贯道之器也。”文字的深处是哲理,故事的精髓是思想。系列文章寓理于事、循循善诱,引导读者在历史脉络中读懂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精神密码,进而不断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历史定力,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这也正是媒体讲党史的着眼点和落脚点。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不是陈旧刻板的说教文章,而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壮丽史诗。宣传党史、弘扬精神,既要求真务实、严肃严谨,也应清新脱俗、可感可怀,让史实的教育意义和文学表达的审美价值相得益彰,这样才会真正触动人心。

“党的革命精神谱系”12篇系列文章,坚持史实写作和美学原则的有机统一,以朴实文风、诗意情怀、哲理渗透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艺术性的布局。各篇章作者驾驭文字如书画家挥毫泼墨,纵横捭阖、自如洒脱。在开篇部分,或交待历史背景,或讲述具体事件,或点出精神要旨,或引发设问思考,形式各异、引人品读。在主体部分,有的按主题精神的内容分层,有的沿着时间轴线讲述,还有的按照特定逻辑铺陈,史论相织,点面结合,时空穿插,以灵动俊逸的散文气象,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在结语部分,得出深刻历史启示,寓予未来美好期许,给人以激昂的奋进力量。

诗歌化的语言。贾永的《星火燎原 光耀未来》,设立“一条路,引领方向”“一座山,辉映历史”“一种精神,照耀未来”三个小标题,独具中国诗意。丁晓平的《万里征程上的伟大转折》,四个段落标题均引用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雄关漫道真如铁”“天空无限任飞扬”等诗句,显得雄浑厚重。刘笑伟的《宝塔光辉映照信仰伟力》,“窑洞里的烛火照亮了中国”“岁月流金,信仰永矗”等诗句频现,还引用了一些陕北民歌词句,为文章平添了几分韵味。

倾注式的情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讲述党史、宣传党史,饱含对党和人民的深情挚爱,才能温暖人心。余远来在《同心抗疫,复兴路上铸丰碑》中写道:“84岁的钟南山院士靠着椅背打盹的照片,令人心疼之余,又多了几分安心。”邓一非在《磨难中奋起的中国诗篇》中这样描述我军抗震救灾的壮举:“一个个悲壮的勇士、一次次冒死的救援、一幕幕惊险的行动,奏响催人泪下又励人奋进的乐章。”文字中透露出情感的细腻与柔软,传递着作家对时代、人性和革命精神的体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