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双拥新理念:七省(区)军民发挥地域优势做好“水文章”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王钰 冯琪 责任编辑:刘秋丽
2022-11-26 07:02:13

江河湖海见证双拥新理念

——七省(区)军民发挥地域优势做好“水文章”见闻录

■解放军报记者 王钰 通讯员 冯琪

题图:左为黄河三角洲,右为洞庭湖畔岳阳楼。资料图片

写在前面

因水而生,因水而兴——自古以来,人类依水而居,水边是群落最先发展、文明最先滋生的地方。在中国的版图上,依傍江河湖海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也往往具有鲜明特点。

党的二十大召开期间,大会新闻中心举行了一场集体采访。10月19日,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代表团新闻发言人回答了媒体记者的提问。这7个省(区)有的位于黄河中下游,有的位于洞庭湖南北的长江流域,有的则位于沿海地区。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些省(区)在双拥实践中体现出的新理念,涌动在江河湖海奔腾的浪花里,焕发出新时代的生机与活力。

江河安澜——

抢险救灾军地联动

水利专家成“随军”顾问

11月1日,湖北省嘉鱼县蓝天抗洪英雄中学组织开展“小手拉大手,助力文明城”志愿服务活动。师生们走上街头清扫街道,带动不少市民一同参与。

这所学校的名字,源于1998年长江那场特大洪水。1998年8月1日晚,簰洲湾堤段崩塌,抗洪部队19名官兵献出了宝贵生命。在簰洲湾蓝天抗洪英雄中学,烈士们的事迹镌刻在校园入口处的石碑上。每逢清明节,师生们都会集体到烈士陵园,为抗洪英雄献上鲜花。如今,抗洪精神已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河安澜,抢险救灾的军地联动是一条成功经验。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长江水利委员会作为负责长江流域防汛的牵头单位,在预测预警、汛情通报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信息、技术、人才优势。近年来,长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和湖北省军区通力合作,建立健全沟通联系机制,多次组织应对长江流域性、区域性大洪水。

抢险救灾部队官兵冲锋在前,地方有关部门提供专业信息、技术、人才和设备保障等,在汛情多发的沿河湖地区已成常态。

去年9月27日,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由于连续降雨,当地的黄河支流南大沙河房庄段(左岸)堤防突发管涌险情。

一声令下,长清区人武部应急连民兵和陆军某部防汛应急分队120名官兵赶赴现场。在抢险现场,区城乡水务局的总工程师孙建波和水利专家赵云等成为抢险救灾的“随军”顾问,现场分析险情,指导处理方法。经他们科学指导,官兵分组展开施工作业,8小时后险情全部排除。

“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结合抢险救灾实际重读党的二十大报告,越来越多干部群众对科技支前、行业拥军有了更深理解,广大官兵对寻求科技支持、专业支持有了更多期待。

黄河两岸,军民共同守护美好生活的故事屡见不鲜。去年7月,河南省持续暴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多处发生险情。7月20日,穿黄工程温县段发生大面积滑坡。

“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我们必须保护好水质安全!”河南省军区立即出动人员加固堤坝,避免了洪水涌入处于低洼地带的南水北调管线,保障了南水北调工程安全度汛。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今天,站在长江大堤环顾,江堤巍巍耸立,江水奔腾东去,两岸防护林如携手并肩的军民,筑成一道绿色防线,共同守卫江河安澜。

洞庭生机——

生态建设军民合力

《山乡巨变》有了新续篇

62年前,作家周立波在小说《山乡巨变》中再现了新中国成立后,湖南省一个叫清溪乡的地方发生的翻天覆地巨变。“让乡亲们生活富裕起来,让家乡变成美丽的花园”,是作家朴素真诚的愿望。而今,军民携手共同努力,《山乡巨变》有了新续篇。

“这新续篇有山乡,也有水乡。”在湖南省岳阳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休养所,93岁的老兵朱再保常常对来自各地的青年环保志愿者们说。

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朱再保离休后热心公益事业。当了解到由于气候变化、湿地生态破坏等原因,洞庭湖部分物种正在消失时,朱再保倍感忧虑,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事情:“过去,战友们用生命完成使命。如今我还活着,不能枉过一天。”

30多年来,朱再保以青少年为主要宣传对象,先后开展环保知识普及、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多项环保主题教育与实践活动,捐款种植防洪林、护水林上千亩。他荣获第六届“母亲河奖”,还被表彰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

耄耋老兵奔走不辍,部队官兵尽力而为。今年植树节前,武警湖南总队岳阳支队组织官兵在洞庭湖边开展植树活动。“守护洞庭的一湖碧水,是我们‘洞庭卫士’义不容辞的责任。”官兵们说。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党的二十大报告指明方向,广大官兵在“第二故乡”护水播绿,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一支重要力量。

前不久,大批越冬候鸟飞抵位于湖南常德域内的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作为国际重要湿地,每年秋冬季节,这里都会成为候鸟迁徙的通道和停歇地。

“我们在长江沿岸整治了12000多个排污口。”在二十大新闻中心举办的集体采访中,湖北代表团新闻发言人带来的数字令人振奋。这背后,军民协力守卫长江的故事书写了美丽中国建设的新篇章。多年来,湖北省宜昌军分区所属8个长江沿线县(市)人武部,积极配合地方开展沿江绿色生态走廊建设,协助职能部门“关改搬转”沿江企业21家,长江岸线面貌焕然一新。

“驻守三峡库区,保护库区生态环境是我们的责任。”宜昌军分区领导说。如今,在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江南大道靠近长江一侧的磨基山公园,一片树林中的“双拥林”3个大字格外醒目。

放眼神州大地,在山东东营、广东清远、广西梧州……在越来越多的地方,“双拥林”成为城乡军民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美丽印记。

南海新貌——

跨越发展双拥发力

第一张优待证背后的故事

海南省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这个昔日常住人口只有100多人的黎族小村庄,如今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靠着发展茶产业,这里村民收入大幅提升,乡村面貌焕然一新。这一切变化,是一位名叫王柏和的退役军人带动村民干出来的。

王柏和1987年退役回村后,因地制宜摸索茶叶种植,并带动村民们一同参与。如今,毛纳村超过80%的农户从事茶叶种植,特产“大叶茶”成为村里的主导产品。

今年4月,王柏和领到海南省发放的第一张退役军人优待证。他对未来充满信心,干劲更足:“发展生态旅游,咱退役军人要带头参与、走在前列。”

第一张优待证,见证南海沿岸各省(区)发展背后的双拥力量。

初冬时节,广东省深圳市。在高楼林立的龙华区,一辆新涂装的有轨电车从城市穿行而过,车身绘有子弟兵参与抗洪、抗震、抗疫的彩绘图画。军民协力共渡难关的故事,以这种“流动”的方式映入人们眼帘。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带动珠三角地区以至整个华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驻粤部队官兵积极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完成联勤巡逻、春运执勤、抢险救灾等任务。驻粤部队官兵还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环境整治、义诊献血等活动。

莫浩棠退役后自主创业,不忘爱国拥军。2014年,他在东莞市发起成立爱国拥军促进会,先后有50多家企业和19位民营企业家参与,当地社会化拥军蔚然成风,莫浩棠获评2021年全国“最美拥军人物”。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使南海之滨的拥军之风更加强劲。

无独有偶。

今年年初,广西梧州市爱国拥军促进会办成了一件暖心事——“拥军众创空间”项目正式启动。“这个平台能为更多退役军人、军属和重点优抚对象提供专业服务,帮他们实现创业梦想,实现自我价值。”平台负责人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调“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诞生在广西的这一创新服务平台,可为服务对象提供共享办公场地、创新创业培训等服务,填补了当地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平台缺失的空白。

“退役军人来自人民、回报人民,不仅要成为区域协同发展和社会化拥军的受益者,更应成为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参与者和带头人。”广西一位老兵深情寄语广大退役战友。

双拥影像

我和海鸥合个影

■林嘉 肖戈文/图

山东省青岛警备区组织官兵在前海一线清理海岸垃圾。官兵完成任务之余,与海鸥嬉戏。

亲历者说

“洞庭卫士”责任重

■武警湖南总队岳阳支队某大队一级警士长 过孝华

驾驶小艇游弋在洞庭湖上,每当看到有人垂钓,我们都会靠过去,宣讲洞庭湖的环境现状,耐心劝离。

从2020年起,随着《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实施,洞庭湖大部分湖区都划为保护区,实施暂定为期10年的常年禁捕。“守护洞庭碧水,建设第二故乡。”保护洞庭湖生态,是我们支队担负战备训练任务之外的自觉行动。

望着平静的湖面,我常常回想起20多年前刚调到大队时的情景。

我早听说八百里洞庭“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但那时我看到的洞庭湖,鸟儿寥寥、鱼儿不欢,违法渔猎威胁着湖里的珍稀物种。经过军民不懈努力,合力保护生态,洞庭湖才重现生机。

如今,在大队党委支持下,我和战友们在战备训练之余,纷纷加入环保志愿者的行列。清理捕鸟夹、救助水鸟、枯水期去湖床上捡拾垃圾……出航、训练和业余时间,我们都会留意两岸滩涂,保护湖区生物和环境。

20多年过去了,曾经的鸟夹、渔网已经绝迹。如今常有成群的水鸟轻盈划过水面,停栖在草甸上。我们远远凝望,从不打扰。

渐渐地,我们发现,湖里鱼儿多了起来,消失许久的江豚也回来了。执勤巡逻中的我们,让浪花送上最美的问候和祝福。

“随军”顾问有担当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城乡水务局高级工程师 赵书勇

每当我穿上迷彩服去河边调查水情,都会想起和部队官兵一同护堤抢险的经历。

我所在的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城乡水务局,平时既负责全区重点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与运行维护,也负责河长制、湖长制等工作的组织协调。辖区内黄河及其支流河道的环境保护和防汛工作,也在我们的职责范围之内。

去年7月,黄河支流一带持续降雨,一处支流河堤发生管涌险情。经区人武部紧急协调,民兵应急分队和陆军某部防汛应急分队火速赶赴现场抢险。我们也和官兵们一同投入战斗。堤坝险情长达500米,有20余处管涌点,总是这边“刚堵好”,那边又“冒了顶”。

不能让官兵们做“无用功”!我和几名同事现场查看堤坝情况并进行会商,最终决定按照“临水截渗、背水导渗”的原则处理:在临水坡用土工膜隔渗,以阻止或减少水体向堤内渗透;在背水坡则用土工布覆盖形成反滤层,使堤内水流出,且不带走土粒,从而起到降低浸润线、稳定堤身的作用。

官兵们分组科学处置,终于顺利排除险情。从那以后,官兵们亲切地称我们为“随军”顾问。

“随军”顾问就要有担当,在今后的军地合作中,我们力争将防汛经验与技术更多地分享给子弟兵。

爱在山水间 军民心相连

■王迩迪

黑土地释放双拥新动能,大运河两岸涌动双拥潮……品读这些冒着热气的双拥新闻,总是令人心潮澎湃。

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积极参与长江流域重要蓄滞洪区建设、黄河下游防洪工程等重大工程建设180多项,参加三江源保护等生态文明项目860多个。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党的二十大对新时代新征程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战略部署。这些鼓舞人心的新闻启示我们,广大军民勠力同心,创新发展新时代双拥工作,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大有可为。

参加和支援生态文明建设,部队官兵从训练生活做起,成效有目共睹。驻训场上,环保纪律列入演训细则,“绿色方案”带来练兵新景观:疏散隐蔽,更加注重依附利用地形地貌,与周边环境自然融合;开辟预备阵地,依托自然地貌形成的天然隐蔽网,缩短部队转场时间。

投身生态文明建设,退役军人、广大军属和重点优抚对象不甘人后。脱下戎装进沙海,植绿固沙惠民生,在新疆且末县,田野等8名退役军人4年来在沙漠中种植了上万亩胡杨、红柳、梭梭等10多类沙生植物,成活率达85%以上。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刘冰花等“军嫂河长”群体常年清理环境、宣讲政策、志愿巡河,为当地军民守护美丽河道。

实践证明,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双拥工作舞台广阔。

放眼神州大地,见证双拥新理念的不只是江河湖海。从西部大开发到东北全面振兴,从中部地区崛起到东部率先发展,广大军民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军民共建共享生态文明,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贡献我们这一代人的力量。

歌曲《爱在山水间》唱出了广大军民的心声:“情是江河,爱是山,一片绿来一片蓝,绿中吟月,蓝里唱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心相连……”新时代巩固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军政军民关系,爱在山水间,军民心相连,山水间就是军民共建共享生态文明的大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