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带着“钥匙”来奔着问题去,这个支队蹲点帮建解决了燃眉之急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丁 一 王振刚 责任编辑:黄敏
2023-03-27 07:01:42

蹲点帮建“双向选择” 机关基层“双方满意”

■丁 一  王振刚

“训练指导不专业、破解难题缺招法、帮建效果不明显……李参谋,基层对你蹲点的反馈不尽如人意啊!”上个月,在武警第一机动总队某支队蹲点帮建反馈会上,面对参谋长的点名批评,作训科参谋李旭东很受触动。

原来,在该支队组织的第三批首长机关蹲点帮建工作中,组织科科长邓金波考虑到李旭东军事素质过硬,组训任教能力突出,便分派他到“四铁”先进中队——防暴装甲车一中队蹲点帮建,意在“强强联合”,推动该中队军事训练再上台阶。

李旭东到达该中队的第二天,正好碰上该中队组织车载机枪射击训练。几轮实弹射击下来,部分机枪手射击成绩忽高忽低,始终不稳定。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中队长周峰,一筹莫展的他便向李旭东请教解决方法。

“可能是瞄准具存在偏差,把枪重新校正一遍。”

“可能是据枪姿势不正确,把射击动作再纠正一下。”

“可能是虚光影响,等阳光照射不太强烈时再进行射击。”

……

在李旭东的一番指导下,虽然解决了部分影响射击成绩提升的问题,但射击成绩不稳定的现象仍未改观,这让李旭东感到十分尴尬。可并非装甲专业出身的他,在解决诸如此类的专业训练重难点问题方面,确实心有余而力不足。

此时,恰逢作训科科长邵成龙到训练场检查工作。了解情况后,邵成龙凭借多年的装甲中队任职经历,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装甲车停止而未熄火,此时车身仍在轻微抖动,‘瞄准差一丝,命中差一截’,要克服抖动的幅度进行瞄准,结合抖动的频率进行击发。”听了邵成龙的讲解,周峰恍然大悟,经过一番“抗抖动”“稳击发”强化训练后,该中队射击成绩不稳定的难题成功破解。

“蹲点帮建要帮到‘点’上,必须充分考虑机关干部专业特长和基层实际需求,只有对症下药选派蹲点人员,才能取得实效。”蹲点帮建反馈会上,支队政委听取了机关基层的意见建议后,责成业务科室要进一步统筹协调、研究对策、完善机制,确保蹲点帮建工作真正走深走实。

随后,邓金波深入调研发现,李旭东的遭遇并不是个例。部分机关人员由于业务不对口,无法发挥特长帮助蹲点单位解决问题,基层普遍反映帮建成效不高。为此,组织科以“按需分配”为基本原则,重新修订《首长机关精准帮抓基层实施办法》,将蹲点模式由“指定式”更改为“互选式”,进一步增强蹲点帮建的针对性、实效性。一方面,将选择建议权交给基层,让基层直接从机关干部里“点将”。蹲点帮建前,机关充分征求基层意见,让各单位根据自身短板提出需求,指定专业精通的机关人员进行帮带;另一方面,进一步找准帮建“靶标”,让机关蹲点有个明白账。各业务科室提前收集基层工作“难点”“堵点”拉单列表,制成问题清单,让机关人员根据自身业务特长,选择矛盾问题突出的单位进行蹲点。同时,该支队还区分军事素质、任职经历、业务特长、专业能力等8项指标,进一步完善干部信息数据库,为提高蹲点帮建人员配备的科学性、精确性提供全面有力的信息支撑。

教练员队伍能力素质偏弱是机动十七中队的老大难问题。在最近的一次蹲点工作中,该中队“点名”教学经验丰富的李旭东进行帮带。有了此前帮建不力的前车之鉴,李旭东将自己的教学方法倾囊相授,该中队教练员的组教能力大幅提升,帮建效果立竿见影。

“带着‘钥匙’来,奔着问题去,蹲点帮建‘双向选择’,机关基层‘双方满意’……”自蹲点“新规”实行以来,该支队为基层解决了不少燃眉之急和疑难杂症,受到官兵好评。

短评

把精准帮建科学帮建落到实处

■曲万山

蹲点帮建是党委机关指导基层落实工作、帮助基层解决难题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建设全面过硬基层的有力抓手。选派什么样的机关干部去蹲连住班,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工作实践中,个别单位把蹲点帮建当作“出公差”,不顾基层实际需求与机关人员能力素质是否匹配,就随便派个人下去,完成任务了事。如此蹲点帮建,就是走个过场。

蹲点帮建不同于一般的当兵锻炼,主要是为了解决问题、指导工作、推进建设。一个基层单位存在哪些短板弱项、需要什么样的能人指导帮建,这个单位的官兵最有发言权。因此,机关在部署蹲点帮建工作、选派蹲点帮建人员时,不妨先听听基层的声音,在保证机关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尽可能满足基层所需。同时,机关干部也要加强对基层营连的了解,对哪些单位存在什么问题了然于胸,主动思考解决办法,这样即便是专业不对口,也不至于在蹲点帮建时“说不上话、插不上手”。当然,较为理想的蹲点帮建方式,就是文中提到的机关与基层“双向选择”,这样更能将精准帮建、科学帮建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