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我国建设海洋强国奋进之路:耕耘蓝色国土 逐梦希望之海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佟欣雨 张轩玮 责任编辑:王韵
2023-06-08 08:25:14

耕耘蓝色国土 逐梦希望之海

——我国建设海洋强国奋进之路一瞥

■解放军报记者 佟欣雨 张轩玮

   近年来,广东省湛江市深耕“蓝色粮仓”,向海洋要粮食,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图为渔业工人在深海网箱拉网收获金鲳鱼。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摄

约300万平方公里主张管辖海域、约1.8万公里大陆海岸线,我国是名副其实的海洋大国。

向海图强,逐梦深蓝。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在星辰大海的征途中,我们不断书写建设海洋强国的新时代答卷。

今年6月8日,是第十五个“世界海洋日”暨第十六个“全国海洋宣传日”。让我们面向这片辽阔宽广的“蓝色国土”,看一看各地如何守护、发展海洋,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碧海蓝天。

蓝色循环:从海洋废品到共富商品

“你‘吃’过塑料吗?”浙江一家科技企业推出的手机壳上,赫然印着这句话。

扫描手机壳上的二维码,可以查询到这个手机壳使用了约8.4克海洋塑料,约等于5个塑料瓶盖。手机壳包装使用32克海洋塑料,约等于2个塑料瓶身。同时,海洋塑料的回收地点、回收人员、转运、制造等流程都能通过查看视频记录精准溯源。

从渔民回收的废弃塑料制品到加工销售的全新商品,这样的“蓝色循环”在东海之滨屡见不鲜。近年来,浙江省台州市探索实施由政府引领、企业主导、公众联动的海洋塑料污染治理“蓝色循环”项目,实现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的可持续。政府和企业协同发力,发动渔民、沿海村民等对海洋塑料垃圾进行回收,回收后的塑料统一转运至相关企业进行批量再生,制作成手机壳等高附加值产品。产品收益注入“蓝色生态共富基金”,反哺参与海洋塑料回收的群众,以海洋生态环境治理领域数字化改革促进共同富裕。

“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碧海蓝天”,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与储存在森林中的“绿碳”相对应,海洋生态系统储存的“蓝碳”,同样是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组成部分。

继福建省三明市发放全国首张林业碳票后,福州市连江县颁发全国首张由海洋与渔业部门备案确认的蓝色碳票,实现海洋渔业碳汇交易“零”的突破。这张蓝色碳票涉及约171.8公顷海域,折算成碳减排量约2.7万吨,估值超过55万元。

浙江省自然资源厅积极探索开展蓝碳研究,针对乐清湾盐沼生态系统开展碳储量调查与评估试点工作,旨在掌握海岸带盐沼生态系统碳储量本底情况和潜力,为提升海洋生态系统碳汇增量提供决策支持。

自然资源部发布蓝碳系列技术规程,规范蓝碳生态系统调查监测业务工作;成立“蓝碳基金”,支持沿海地区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蓝碳拍卖交易落槌,海上牧场变身“绿色银行”,生态效益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经济效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贯彻低碳发展理念,不断推进海洋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辅相成。

蓝色经济:从浅海到深远海

海风呼啸,“拨”动巨大的叶片。3张叶片转动一圈可扫风近2万平方米,风力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绿色电力。

5月20日,在距离海南省文昌市136公里的海域,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成功并网发电,预计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2万吨。我国海上油气开发向“绿电时代”迈出关键一步,海上风电项目也加速迈向深远海。

发达的海洋经济,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撑。从传统产业到新兴产业,从近海到深远海,海洋经济正加速驶向“深蓝”。

清晨,广东省雷州市渔民都会乘船前往流沙湾的宽广海域。在蓝白相间的巨型长方体设备前,他们通过设备升降机将饵料撒进网箱,鱼群争食激起朵朵浪花。这是当地首个机械化、智能化深远海养殖平台——海洋牧场“海威1号”,为渔民增收致富注入新动能。

饲料储存舱、自动投料机、水上水下视频监控、水质实时测量……与普通深海网箱不同,装载了许多高新技术设备的“海威1号”设置有先进平衡系统、宽阔作业平台和科学管养设施,作业安全性更高,设计抗台风能力可达15级。“这样的深水重力式网箱我们在这里一共布置了80个,一个网箱就可以产出10万斤鱼货。”企业负责人王耀嵘介绍。

在福建省,越来越多的海洋牧场示范区出现在大海中;在广东省,更多船舶应用智能化渔业设备……“田园”从土地走向海洋,沿海群众“躬耕”万顷碧波,“放牧”蔚蓝家园,将大海变成“蓝色粮仓”。高效、安全、绿色的现代渔业可持续发展道路,让“海洋牧歌”越唱越响亮。

踏上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东海1号”风景观光道,碧海蓝天映入眼帘,吸引游客漫步拍照。

“原先最穷的海尾,现在人们来了都眼前一亮。”霞浦县海尾村村民姜瑜说,近年来,霞浦自然风光和海上耕作的照片广泛传播,带火了这个海边小城的旅游业。霞浦县打响海上养殖综合整治攻坚战,用可再生的环保塑胶浮球替换原先的泡沫浮球,推动海上养殖向生态环保可持续转变。此举不仅让村民的收入翻了一番,还引导渔民自觉养成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

辞去大城市工作,姜瑜和10余名返乡青年组建创业团队,围绕村子自然风光开发乡村旅游体验项目。提起未来,大家信心满满:“我们将更用心地守护好这片蔚蓝之海、希望之海!”

蓝色科创:从引进到自主创新

“首艘国产大型邮轮有2500万个零部件”——6月6日,一条新闻登上社交媒体热搜榜单。

白色涂装、流线型船身、身系“敦煌飞天彩带”……这艘即将出坞的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被称为24层楼高的“海上之城”。

大型邮轮与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航空母舰一起被誉为造船工业“皇冠上的3颗明珠”。作为目前全球最复杂的单体机电产品,这艘大型邮轮的零部件数量多达2500万个,相当于大飞机C919的5倍,复兴号高铁的13倍,线缆总长超过4300公里,约等于上海到拉萨的距离。

科技创新是建设海洋强国的根本动力。17.4万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创下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的“奋斗者”号,探秘千米海底采气的“深海一号”……2022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上,一件件“大国重器”模型在深圳亮相,展现我国海洋科技创新的发展与繁荣,见证我国从海洋大国迈向海洋强国的奋进征途。

海试,是海洋科技成果特别是新型海洋设备能否走出实验室,实现业务化、产业化的中间环节,是成果转化成败的关键。

按照“北东南”“浅海+深远海”的布局,自然资源部系统推进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体系建设,规划威海、舟山、珠海和深海(三亚)4个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

此外,近500个海洋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和企业研发中心陆续落成,共同助力提升海洋公共服务能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等单位联合编制的《国家海洋创新指数报告2022》显示,10年来我国海洋创新指数年均增长4.25%。海洋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科技竞争力和整体实力显著增强,部分领域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2年山东卫视春节联欢晚会,来自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的特殊“组合”——院士博士合唱团带来《向海向未来》合唱节目,用歌声诠释他们奋斗在“向海图强”科研第一线的拼搏精神。

参演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胡敦欣说:“有人曾经问我,你这么大年纪,都耄耋之年了,你到底要干到什么时间?我回答,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