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伤防治成为“必修课”
■解放军报通讯员 赵冠 许韶玉 记者 孙兴维
前不久,在北京卫戍区某团刚结束的新兵结业考核中,百余名新兵通过11个课目的考核,交出了“参考率97%、及格率100%”的成绩单。多次负责新训工作的参谋梁吉山告诉记者,这个成绩得益于团里科学施训,学习贯彻落实《军事训练健康保护规定》《军事训练伤临时停止和恢复训练医学标准(试行)》,提高科学组训和依法施训水平。
“近年来,实战化军事训练的深入推进,对官兵身体素质、带兵人能力水平均提出更高要求。”该团领导告诉记者,在以往工作中,部分一线带兵人存在对训练伤防治技能掌握不足,缺乏医学知识、现代运动保健知识等问题,导致一些本可避免的训练伤频频发生。针对这一实际,他们把训练伤防治列入各级带兵人的“必修课”,努力构建预防训练伤的知识体系和人才体系。同时加强训练伤预防常识普及教育,着力让带兵人掌握人体机能规律,成为科学施训的“明白人”。在训练展开前,他们要求各级带兵人搞清每个课目的难度和危险系数。对于一些高难险课目,还会组织参训人员进行体质评估和鉴定,及时向训练部门提出训练准入意见,切实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此外,为规范训练伤治疗,最大限度降低官兵二次损伤发生几率,该团邀请体系医院专家通过视频授课、入营辅导等方式为一线带兵人解读有关制度规定,提高依法施训水平。
“剧烈运动后必须进行拉伸,让紧张的肌肉恢复张力和弹性,缓解肌肉酸痛……”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某连值班员焦言言在训练伤防治方面收获颇丰,他感慨道,“过去,因对训练伤防治知之不多,遇到战士受伤生病,总想着‘轻伤不下火线’,盲目给战士加压。掌握了训练伤防治知识后,我才知道,这种做法不仅对战斗力提升有害无益,还可能给战士造成严重后遗症。”
如今,随着训练伤防治常识的普及与宣传,片面追求高强度、超极限的训练现象在该团得到纠治,依法依规、科学安全组训施训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