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镜头追寻红色足迹
——东部战区某保障大队开展视频直播党课活动见闻
■解放军报记者 黄昆仑 李倩 通讯员 崔贺林
上图为党课授课现场。刘亚凯 摄
夏日金陵,骄阳似火。“七一”前夕,在原南京军区军史馆,面向序厅内的党旗、国旗、军旗,聚集在“党指挥枪”雕塑旁,东部战区某保障大队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党课教育。
“这是我们探索以视频直播连线方式组织的一堂党课。”该大队政委、主讲人马建军介绍,他们组织党员骨干先后奔赴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古田会议旧址以及延安、一江山岛等地,通过直播连线,带领大家追寻红色足迹,深刻领悟党的创新理论的精髓要义,不断汲取强军兴军奋进动力。
走进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某保障室支部委员汤晓燕的现地党课生动开讲。“现在在我面前的是甲午战争后的一幅《时局图》,这幅图勾勒出当时中国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屈辱态势”“这是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册子虽小,却蕴含着无穷的精神力量……”随着汤晓燕的镜头和解说,现场官兵仿佛身临其境。
马建军在主会场展示出一组数据:自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里,约有370万名党员在革命中献出了生命,平均每天约有370名共产党员牺牲。“放眼世界历史,没有哪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为践行和坚持自己的初心,付出过如此巨大而惨烈的牺牲……”此刻,作为共产党员,大家深深感受到自己肩头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
随后,他提议全体党员面向党旗,一起重温入党誓词。这庄严振奋的一幕,让前不久刚被党组织确定为预备党员的文职人员韩旭红了眼眶。
镜头一转,一座典型的客家建筑映入眼帘。这座砖木结构、风格典雅的房子,墙上还留有红四军当年写下的标语。“这是当年毛泽东同志住过的房间,这张桌子是当年毛泽东同志起草撰写《古田会议决议》草案的地方。”在直播连线的第二站,某科室党支部副书记徐雯动情讲述古田会议背后的故事。
从“新泉整训”旧址到新四军的小饭堂,再到工农妇女夜校的创立……随着镜头不断切换,连线官兵看得认真、听得仔细。某分队党支部书记蔡宜臣一边听一边记,把“用拉家常的方式来拉近距离”“用爱护和启发教育的方法带兵”等老一辈革命家开展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认真记录下来。
“很多红色故事以前听过,但通过镜头亲身走近这些实物和环境,还是会被共产党人坚定的信仰、实事求是的精神所感染震撼。”去年,蔡宜臣被表彰为全军优秀政治教员,前段时间又被共青团中央评为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他感言,作为一名党支部书记,通过直播党课,对我们党大力提倡调查研究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和感悟。
接下来,直播小分队又带现场官兵重温党在延安的革命历史,并走进一江山岛感悟革命先辈的战斗精神。
奔赴一江山岛为大家直播的某室支委王冠军说,看到岛上至今还残留着无数弹孔的防御工事,以及一些废弃的弹药箱,他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60多年前的硝烟战场。“身临其境的我深受震撼,也更加钦佩革命先辈对党忠诚、不怕牺牲、英勇战斗的革命气概。”镜头里,王冠军握紧拳头表示,“红色江山是革命先辈用生命和热血换来的,正是有敢打必胜的战斗精神,人民军队才能从无到有、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强军征程上,我们必须赓续发扬红色血脉!”
一个多小时的党课临近结束,听课的党员骨干意犹未尽,大家在交流中踊跃谈感悟、话心声,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党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也一定能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大家一致表示,将自觉强化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自觉,担起能打胜仗的使命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