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视点】
向心力从哪里来
■刘含钰
什么是向心力?当我们用一根绳子拴住一块小石头,拿住绳子的一端甩起来,小石头就会在空中做圆周运动。这时我们的手就是圆心,石头指向圆心的作用力,就是向心力。
一个单位的向心力越大,这个单位的发展就会越好,凝聚力和吸引力也就越强,单位建设就会永葆活力。
每到退伍季,为什么有的单位存在“走>留”的现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单位的向心力不强。强军事业是由人来完成的。留不住人才,是对战斗力建设的重大损害。留人工作平时做,莫待走时空对人。增强官兵向心力,除了要把留人的工作做到前头、做在平时外,最重要的是要搞清楚向心力从哪里来。
向心力从哪里来?
从促其成才的真心中来。有人说,人这一生苦苦寻找的,无非是被肯定的价值感和被需要的归属感。建功立业、有所作为,是每名官兵的追求。让人有成就感的单位,没有人愿意离开。正所谓,“鱼无定止,渊深则归;鸟无定栖,林茂则赴”。相反,如果无用武之地,体现不出其价值,久而久之,不是荒废,就是流失。提高单位的向心力,各级领导应拴住官兵的事业心,努力为官兵营造实现价值的创业环境、激发动能的制度环境、满足追求的价值环境,真心实意地为官兵的成长进步铺路子、压担子、当梯子、给位子,做到智者用其谋、勇者用其威、怯者用其慎,确保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从能专注打赢的舒心环境中来。能否拴心留人并不能简单地归因于工资、住房福利等物质待遇的高低,还要看我们是否提供了与官兵需求相适应的愉悦身心的环境。俗话说,苦不死人,累不垮人,但是环境不好能气跑人。官兵是军人,也是普通人,也需要和谐的工作生活环境。各级只有努力为官兵营造健康成长的人文环境,用向上的文化激励人,用适当的奖励吸引人,自然会形成众马竞奔的生动局面。
从心系官兵冷暖的爱心中来。“天下一情所聚也。”情之所在,一往辄深;诚之所至,金石为开。“我终于知道了,人们会忘记你说过的话,人们会忘记你做过的事,但人们绝不会忘记你带给他们的感受。”对官兵用心不真、用情不切,“不远不近也不亲”“不冷不热也不爱”,不但提高不了向心力,还会增加离心力。带兵爱兵千万招,真情关爱第一招。带兵,关键在一个“情”字;爱兵,根本在一个“心”字。爱兵,永远是激励官兵安心工作的强大动力。工作上大力支持,生活上热情关心,精神上真诚关怀,既解“燃眉之急”,又解“后顾之忧”,真正这样做了,就一定能够凝聚起生死相依、同舟共济的向心力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