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提升基层官兵科技素养
■魏震宇
科技素养是指一个人具有的科学认识和描述客观世界的能力,以及在科学精神、科学理论、科学方法启示和指导下的科学思维能力。可以说,科技素养不仅是官兵综合素养的重要基础,更是打赢未来战争的刚性需求。面向未来,基层官兵必须把提高科技素养作为紧迫任务,不断增强科技认知力、科技创新力和科技运用力,切实提高打赢现代战争的实际本领。
紧盯科技前沿,增强科技认知力。纵观人类战争史,从冷兵器时代“兵马阵”到机械化时代“铁甲阵”,再到现如今信息化时代“网络阵”,科技进步深刻改变着战争形态。近年来,随着军事科技高速发展,空中“蜂群”、水下“鱼群”、陆地“狼群”等作战样式层出不穷,先进作战理论不断涌现,无人机、无人艇、无人战车等无人化新型装备在局部战争和冲突中粉墨登场。对于基层官兵而言,要深刻认知科技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作用,敏锐感知科技发展动向,前瞻筹划先进技术战场运用,主动研究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动态,了解最新科技成果、科技手段和实践经验。要加快知识更新,构建以信息化、智能化技术为主体的多维知识体系,不断更新自己的思维理念和知识结构,提高在科学精神、科学理论、科学方法启示和指导下的工作能力,练好科技“内功”,适应未来战场。
坚持创新求变,增强科技创新力。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恩格斯曾说:“当技术浪潮在四周汹涌澎湃的时候,最需要的是更新、更勇敢的头脑。”军事领域是竞争和对抗 最为激烈的领域,敌我双方始终存在着攻与防、矛与盾的生死较量,在创新上高人一筹,就能做到致人而不致于人。当今世界,谁忽视了科技创新,谁就会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群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基层部队作为科技运用的末梢、作战需求的根源,是播下科技创新种子的沃野。当前,基层部队涌现出一大批思维活、技术精、学历高的官兵,逐渐成为推动基层部队创新发展的主力军。基层官兵要摒弃“科技创新是技术人员的事”等片面认识,固牢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的意识。要坚持创新求变,尊重官兵主体地位,树立“众创意识”,激发“群众智慧”,广泛开展群众性革新活动,鼓励官兵立足战位大胆革新,切实推动基层部队战斗力跃升。
瞄准未来战场,增强科技运用力。科技素养的价值源于实践运用,提高基层官兵科技素养,最终要看在练兵备战的实践中科技对战斗力生成的贡献率。科技虽然不是战斗力的直接构成要素,但渗透于战斗力构成要素之中。马克思主义认为,战斗力的基本构成要素是人、武器装备以及人与武器装备的结合方式。武器装备作为科学技术在军事领域的物化表现,科技运用力的高低与否某种意义上制约着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武器装备技术含量不断提高,部队列装的先进武器装备越来越多,对官兵的运用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基层官兵要结合任务需求和岗位需要,深入学习、研究和使用手中武器装备,推动实现作战人员与武器装备的最佳结合。要坚持向先进装备要战斗力,在科技练兵活动的淬炼中不断提高运用高科技武器装备的能力水平,将高科技武器装备有效融入作战体系并发挥其最大效能,不断强化科技成果向作战、训练、管理、装备等各领域的转化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