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需要什么,支前就保障什么
模范的拥军情怀
18路“八一老兵示范线路”开通第二天,老兵司机就遇见了一位特殊的乘客——“全国爱国拥军模范”王友民。
看到车内贴有拥军标识,王友民倍感亲切。
1983年,王友民前往东北打工,却没能在异乡站稳脚跟。艰难时刻,吉林省白山市靖宇县那尔轰林场的一位退役军人职工收留了王友民,并资助路费,帮他回到家乡。
萍水相逢的老兵,让王友民感受到来自“最可爱的人”的温暖,他从此与军队、军人结下不解之缘。
回到渭南市后,王友民开办了一家企业。他不顾创业初期的艰难,将驻军某部随军未就业的3名军嫂安排在企业内工作。他下定决心:要将企业做大做强,为军人军属做更多实事。
助人者,人恒助之。40年间,王友民的企业规模越来越大,拥军实事越办越多。目前,企业内80%以上的员工是退役军人或军属。
“部队需要什么,支前就保障什么。”2016年底,驻军某部紧急拉动,千余人需要夜宿企业园区。王友民带领员工全力保障。翌日清晨官兵离开后,员工们踏入仓库,被眼前景象深深触动——上千名官兵在这里起锅架灶、搭床住宿,离开时万余平方米的地面上干干净净,没有一点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