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精细化社会化保障模式
壮大的拥军队伍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如何号召更多人投入拥军实践?”
今年4月,王友民主导创办的双拥展馆改造升级后重新开放。占地6500平方米的展馆内,一件件文物、一组组浮雕、一段段视频再现了不同历史时期军民风雨同舟、团结奋斗的场景。6月6日,展馆正式挂牌为“陕西省爱国拥军教育基地”,渭南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中专院校和中小学纷纷在展览馆举行主题党团日、队日活动。络绎不绝的参观人潮,让关心国防、热爱国防、支持国防的热流持久涌动。
“渭南市民营企业数量多,企业拥军意愿强烈,我认为可以对各企业的优势加以整合,探索建立一套精细化服务部队的社会化保障模式。”王友民说。
形成组织,才能凝成合力。8月16日,渭南市双拥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渭南军分区政治工作处联合举行渭南市社会化拥军单位(企业)集中授牌仪式。仪式上,全市首批24家单位和企业获得授牌。这24家“拥军单位”涵盖医疗服务、酒店餐饮、文化旅游等多个行业和领域,其中“拥军驿站”6家、“拥军景区”6家、“拥军医院”6家、“拥军企业”6家。
从一条老兵线路、一座双拥展馆辐射到整个城市,渭南市不断探索助力国防的社会化拥军新模式。截至目前,渭南市已制发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优待证19.4万张,动员各类社会团体及爱心企业为优待证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