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拥历史 城市记忆
■王钰
国庆前夕,江苏省宿迁市双拥工作展示馆正式开馆,展出当地双拥历史与工作成果。
这座双拥工作展示馆,位于宿北大战纪念馆三楼、宿迁烈士陵园内。新馆的建成开放,为市民国庆假期的短途旅行提供了新的去处。
今年是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我们看到,双拥展馆正成为各地红色场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双拥文化越来越受到军民重视。
专设双拥展馆体现了一地对双拥工作的重视。通过开设展馆,将双拥历史展示出来,既是对当地双拥工作的记录,也为党政机关、中小学校等开展活动提供了新的教育场所,丰富了开展国防教育的载体。多地展馆在建设过程中收集历史文物、展播双拥故事,推动了双拥历史的挖掘和优良传统的发扬。
双拥展馆的建设,也带动了地方红色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与整合。近年来,江苏仪征、陕西旬阳等地双拥展馆相继建成开放,许多展馆在建设时并未兴建新馆,而是依托已有博物馆、纪念馆等红色文旅场馆,既提高了场馆利用效率,也实现了红色资源整合。多类教育场馆的立体呈现,形成“集群效应”,吸引了更多参观者,取得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与在纪念日等时机开办的展览不同,双拥常设展馆使宣传双拥工作有了固定阵地。建筑是一座城市凝固的记忆。双拥展馆与烈士纪念碑、历史博物馆等比邻而设,将双拥文化嵌入一座城市的文化生活,成为城市记忆的一部分,为军民继承发扬双拥传统起到春风化雨的教育熏陶作用。在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街道、上海市松江区岳阳社区,社区群众还依托当地深厚的双拥历史,在社区开设双拥展室或双拥国防展览馆。这些小微展室成为社区居民日常学习休闲的场所,在潜移默化中将双拥文化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
留存记忆,才能传颂弘扬。双拥展馆是城市双拥历史的积淀与见证,既是开展国防教育的新平台,更是传承双拥文化、弘扬双拥精神、践行双拥理念的新载体。
推开展馆之门,走进80年来的双拥历史。一个个军民情深的动人故事,呼唤我们铭记和传承。
制图:扈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