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者说
“优待证发放一人不落”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城东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 肖 伟
最近,帮助4个家庭办理“三属”优待证的事,让我感触颇深。
每到年底,开展数据核查是基层退役军人事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去年底,我查询系统发现,我们街道还有3名烈属和1名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符合申领“三属”优待证条件,却没有申领记录。
是我们工作疏忽,还是本人不知情?带着疑问,我与她们取得联系,多次登门看望慰问。
我也是一名军嫂,能理解她们的心情。她们不愿意申领优待证,或许是不想睹物思人。我在和她们聊天的同时,自然地融入政策介绍。为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遗属发放“三属”优待证,不仅是方便他们的生活,更是以国家的名义向他们致敬。
根据广西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发布的优待目录清单,“三属”群体可享受免费乘车、免费游园等优待。优待证携带方便,在需要出示身份证明的场合可以直接使用。
3名烈属慢慢地接纳、理解,同意申领优待证。她们都说:“优待证换不回我爱的人,但要让孩子们知道,他们有个英雄的父亲。”
还有一位贺州籍因公牺牲军人遗属吴元芳,现在暂时和女儿在东兴市生活。接到我的电话,吴阿姨又惊讶又感动。30多年前,吴阿姨的丈夫在部队因公牺牲,她曾带着年幼的女儿奔波于多个城市,在数次搬家中遗失了丈夫的因公牺牲证明书,以为自己办不成优待证了。
资料不齐怎么办?我第一时间到贺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民政局,查档案、调资料,发现证件虽然遗失,但有子女领取优抚待遇的记录,退役军人信息采集系统上也有相关登记。有了这些信息,我帮助吴阿姨成功申领“三属”优待证。
“三属”优待证卡片本身很轻,分量却很重。我们不仅要让优抚对象知道每一条抚恤优待政策,还要让全社会更多的人知道,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自优待证申领发放工作启动以来,我和同事们一起,通过上门入户、电话核实、“点对点”服务等方式不断“查漏补缺”,共发放1600余张优待证。我们将继续努力,力争让优待证发放一人不落,让尊崇关爱一分不少。
(中国国防报记者刘德安、通讯员隆能整理)
“优待证成了出行‘标配’”
■福建省漳州市退役军人 黄火昌
我的退役军人优待证是漳州市的“一号证”。当时,我看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发布的公告后,第一时间到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申领优待证,没想到很快就申领成功,并有幸成为漳州市第一张退役军人优待证的拥有者,还作为代表参加了漳州市优待证首发仪式。
最初,我将优待证当作对自己16年军旅生涯的一个纪念,将它珍藏起来。没想到,近两年来,拿出优待证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现在,优待证已成为我出行的“标配”。每次出行,我都带上优待证,需要时备用。
元旦假期,我带着爱人孩子到东山岛风动石景区游玩。到了景区门口,出示优待证,工作人员为我免了门票,爱人孩子享受半价优惠。
钱不多,光荣多。
优待证发放之初,漳州市开始推出一些优待措施,在这个阶段优待项目并不多,主要是商店购物、酒店住宿优惠等。
随着退役军人优待证知晓度的提高,社会对持证人的认同也增强了。有时,到景区游玩或在商店购物,看到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免票或优惠的标识,拿出证件使用时不会遇到什么问题,我和战友们都感到很自豪、很有获得感。
目前,漳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同106家景区、酒店、商店、银行等签订优待协议,推出优待项目600余项,90%面向全国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有的银行推出针对退役军人创业的贷款,有些超市、餐厅、健身房等门店推出优惠,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的战友王仕俊每年都要去医院体检。前段时间,漳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又同两家医院签订优待协议,体检的一些项目免费或优惠。我告诉他这个消息后,他凭借优待证去其中一家医院体检,省了不少费用。
充值加油、住宿消费、游览景区等都能使用优待证。对我来说,享受优惠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优待证带来的这份荣誉。对我们退役军人而言,优待证意味着党和国家的关爱,唯有保持军人本色,才能不辜负这份荣誉和关爱。
(戴伟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