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军士人才活力充分迸发
■车长生
军队的基础在基层,基层的主体在士兵,士兵的中坚在军士。习主席对军士队伍高度重视,强调他们是“部队中非常基础的骨干力量”。这精辟概括了军士队伍在部队建设中的地位作用,为广大军士履职尽责、建功立业指明了努力方向。
当前,随着调整改革深入推进,基层连队军士增多,军士担任的岗位越来越多,属于他们的舞台越来越大。然而,军士群体虽然在部队备战打仗、技术保障、组训施训、教育管理中的职能作用不断凸显,但其背后的成长发展、选用保留所遭遇的瓶颈仍不同程度显现。
如何依托新的军士政策对军士群体进行科学规划和跟踪培养?这是各级党委推动军士人才队伍建设的必答题。
提前做好成长规划。新型军士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兼顾好现实急需与超前储备的关系,全面摸清军士人才队伍建设底数。区分不同岗位类别,提前规划成长路线图,及时完善培养计划表,帮助军士在多专业多领域摔打磨练,推动军士队伍能力向持续升级发展、向多能升级拓展。
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军士暂行条例》《军士职业发展管理暂行规定》等制度法规在部队推行,为完善军士队伍的遴选补充、培养使用、教育管理、选拔晋升等提供了基本依据和制度支持。各级要加强组织领导,依法依规探索延期服役、跨单位晋升等办法,为军士人才培养打通渠道,激励广大军士主动作为、心无旁骛地备战训练。
广搭舞台实战淬火。某种程度上,抓军士人才队伍就是抓战斗力衍生的原动力,提高军士人才队伍建设水平就是提高部队战斗力水平。培养的目标是实现战场运用。实战演训是推动人才成长的“加速器”、锻造过硬素质的“磨刀石”,各级要敢于交任务、压担子、搭梯子,以重大演训任务为契机,在火热军事实践中锤炼军士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