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发扬好“三大民主”优良传统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周信 责任编辑:徐占虎
2024-03-26 06:48:04

发扬好“三大民主”优良传统

■周信

●实行“三大民主”,突出了官兵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官兵的主人翁意识,维护了官兵的切身利益,激发了官兵的练兵热情,提高了战斗力,促进了部队建设

漫漫征程波澜壮阔,悠悠岁月砥砺前行。我军在90余载光辉历程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战胜一个又一个强敌,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并坚持了一整套优良传统。这些优良传统彰显军心,顺应民意,集中体现了我军的性质和宗旨,是广大官兵长期革命斗争实践的结晶,也是激励我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唯有把这些历久弥新、永远管用的优良传统学习好、继承好、发扬好,才能永葆人民军队本色,有效践行人民军队宗旨,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以辉煌接续辉煌。

回望过往奋斗路,眺望前方奋进路,我军历来注重用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意志、激发力量。优良传统犹如一部厚重的教科书,总能给人以向上的力量、前进的方向。作为党的群众路线在军队集中体现的“三大民主”,就是这样一部教科书,它发轫于秋收起义之后,发展于解放战争时期的新式整军运动,完善于解放战争中我军开展的民主运动,是人民军队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实行“三大民主”,突出了官兵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官兵的主人翁意识,维护了官兵的切身利益,激发了官兵的练兵热情,提高了战斗力,促进了部队建设。新时代发扬好这一传统,对于进一步增进军队内部团结、提升部队凝聚力和战斗力、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发扬好政治民主。建军初始,我军正是因为实行了政治民主,从根本上改变了旧军队官长压迫士兵的不平等境况,废除了旧军队的管理制度和带兵方法,从而建立起官兵之间地位平等、团结友爱、相互合作的新型关系,促进了军队内部团结,增强了凝聚力和战斗力。新的时代条件下,官兵思想活跃、个性鲜明,民主意识、独立意识、参与意识都比较强。发扬好政治民主,维护好官兵的民主权利,首先应落实他们的知情权、参与权。对部队建设中的大事要事,要让官兵及时获知,充分汲取群众智慧。“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要充分发挥官兵参政议政作用,遇事多和群众商量,征集合理化建议,通过问政于兵,广纳群言、集思广益,及时查找不足,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决策水平和工作质量。同时,还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采取座谈交流、问卷调查、“双向”讲评、网上沟通等方式,查找在议政施政中存在的问题,达到发扬民主、检视自身、知过然后改不足的目的。

发扬好经济民主。革命战争年代,我军经费短缺、物资匮乏,为把有限的伙食费管住用好,在基层实行经济民主,由士兵参与伙食管理,减少了跑冒滴漏,实现了伙食费使用效益的最大化。当前,部队条件好了,官兵生活改善了,在这种情况下,也不能忽视经济民主,更需要加大经济民主力度,扩大经济民主范围,有效维护官兵切身利益和合法权益。要明晰标准制度,对调整或新增的诸如伙食费、探亲路费等供应标准,及时做好政策宣讲,为官兵行使民主权利打下基础。要定期公布账目,不能因为官兵工作繁忙就不告知,不能因为官兵认为不需要就不告知,不能因为项目开支小就不告知。要严肃责任追究,对那些因工作失职造成跑冒滴漏的,侵占集体或官兵利益的,依规依纪予以问责、惩处,绝不姑息迁就,以鲜明的工作导向促进经济民主的有效落实。

发扬好军事民主。军事民主事关部队中心工作,是助推战斗力生成的引擎。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过去我军充分发扬军事民主,最大限度地发挥官兵的主观能动性,创造了很多经典战例战法,如抗日战争时期的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解放战争时期的蟠龙战役、石家庄战役,新中国成立后的“三打三防”训练、群众性科技练兵活动,等等。当前,军事斗争准备的新形势新任务对军事训练的标准要求越来越高,训练强度、难度、力度也不断加大,发扬军事民主,可以充分挖掘官兵潜力,使他们的主体地位、首创精神获得尊重和认可,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增强他们参与练兵备战的行动自觉。“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要坚持重大决策问计于兵、战法训法求解于兵、难题攻关集智于兵,激发广大官兵的创新动能,为练兵备战提供不竭动力。一个单位的训练抓得实不实,基层官兵最清楚,评议也最客观,要鼓励官兵敢讲、愿讲、善讲,积极建言献策,把军事民主落到实处,促进训风整改,提高训练质量。

“三大民主”作为我军的优良传统和重要建军原则,在过去的革命战争年代与和平建设时期发挥了重大作用;今天,面对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三大民主”仍然是我们加强内部团结、战胜强敌对手的强大武器。传承好、发扬好“三大民主”,要结合打赢急需和部队建设所需,在持之以恒上下功夫,在完善机制上做文章,在创新方法上求质量,在落地落实上增质效,提高我军优良传统对练兵备战的贡献率,不断把新时代强军事业推向前进。

(作者单位:32677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