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健康讲座|藏在呼噜里的健康危机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赵大庆 刘婷婷 责任编辑:于海洋
2024-03-31 07:43:21

藏在呼噜里的健康危机

■赵大庆  刘婷婷

打呼噜是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有的人认为,打呼噜是睡得香的表现。实际上,睡觉打呼噜隐藏着健康危机。如果睡觉时经常打呼噜,且伴随呼吸暂停、白天困倦、记忆力下降等症状,很可能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不仅严重影响睡眠质量,还会增加脑中风、高血压、心脏病、内分泌疾病等疾病的发病风险。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简称鼾症,是指每晚7小时的睡眠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30次以上或睡眠呼吸紊乱指数在5次/小时以上,导致睡眠中断,出现睡眠障碍或白天嗜睡的病理现象。睡觉时,软腭和舌部肌肉放松,会使气道变窄。当气流通过狭窄的气道时,会产生震动的声音,也就是呼噜声。若因软腭塌陷、扁桃体肥大等因素,导致睡觉时气道更加狭窄,就会出现气道完全塌陷和闭锁的情况,此时呼吸就会中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呼吸暂停。

根据发病机理,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分为阻塞型、中枢型和混合型。其中,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在临床上较为常见。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主要诱发因素包括以下4种:①患有可以引起或加重上呼吸道狭窄的疾病,如扁桃体肥大、鼻息肉、鼻中隔偏曲、舌根淋巴组织增生、下颌畸形、慢性鼻炎、鼻窦炎等。②患有甲状腺机能减退、肢端肥大症等内分泌系统疾病。③饮酒、吸烟及服用镇静安眠药等,可能会引起呼吸道炎症增生或抑制呼吸,从而加重打鼾和呼吸暂停的情况。④随着年龄增长,神经肌肉功能减退,打鼾的发生率也会上升。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包括白天症状和夜晚症状。白天症状主要包括:困乏嗜睡,严重的甚至会在开车时睡着,从而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晨起头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和判断力下降;烦躁、焦虑、易激动等。夜间症状包括:睡眠中打鼾,且鼾声不均匀,出现张口呼吸、咳嗽等现象;憋气,呼吸暂停后憋醒,常伴有四肢抖动或突然坐起,且感觉心慌、胸闷或心前区不适;睡觉时出汗较多,颈部、胸部较为明显;夜尿增多,频繁起夜。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时就医,通过检查明确是否为鼾症。多导睡眠监测,是诊断鼾症的重要依据。鼻咽腔查体和电子(纤维)鼻咽喉镜检查,可以评估鼾症的严重程度和引起鼾症的原因,比如是否有鼻甲肥大、扁桃体肥大等上气道狭窄的情况。如果检查后确诊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应根据检查结果进行针对性治疗。

患上鼾症后应及时治疗,否则会导致长期低血氧,甚至造成全身重要脏器功能受损。阻塞型和混合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一般以手术治疗为主。中枢型和不适宜手术的患者,可选择佩戴呼吸机等非手术治疗的方式。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①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睡眠时采取侧卧位、戒烟酒、保持健康体重等,有助于减轻鼾声,防止呼吸暂停。②持续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该治疗方法是一种疗效肯定、无创、安全的治疗方式,适用于不同严重程度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是中、重度患者和伴有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患者的首选治疗措施。需要注意的是,该治疗方法必须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进行。③口腔矫治器。口腔矫治器适用于单纯打鼾或轻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需要在牙科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老年人及牙齿有松动和有口腔疾病的患者,不宜使用。④外科手术治疗。鼻腔、咽腔等上气道有明显狭窄的患者,可采用等离子刀或激光辅助悬雍垂腭咽成形术、舌根消融术、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和鼻甲部分切除等手术治疗方式。⑤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刺激舌下神经、舌骨肌群及咽缩肌,可使舌体前移、上气道肌肉张力增强,从而使咽部塌陷减轻。⑥吞咽康复治疗。吞咽康复治疗方法,可以通过一些锻炼口腔肌肉的动作,增加舌体、舌根、咽缩肌等肌肉的紧张性及协调性,从而改善舌根后坠、软腭塌陷等问题,提高上气道通畅性。

良好的睡眠是维护身心健康的基石。如果自己或身边人睡眠中出现异常打鼾的情况,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早日接受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