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军事论坛丨从攻防易位中发现制胜规律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邓晓智 责任编辑:益西拉姆
2024-04-16 07:06:19

从攻防易位中发现制胜规律

■邓晓智

战争实践表明,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武器装备不断更新,进而促进作战方式的创新变化,导致战争形态持续演进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进攻和防御两种基本作战样式的优劣对比一直在发生变化,有时候进攻占上风,有时候防御更有利,攻防主次地位不断易位,并呈现出螺旋上升的特征。当前,战争形态正由信息化向智能化加速迈进,研究和把握战争中进攻和防御两种样式的变化特点,有助于人们认识现代战争规律,掌握未来战争制胜机理。

平面搏杀中的防御优势战。热兵器战争以前,攻城略地是主要的作战目的。战斗力的基础是人力、畜力和较为简单的火力,战争空间趋于平面,主要作战形式是阵地攻防战。在阵地攻防时,防御方可以凭借地形优势和预先准备的坚固阵地实现“一夫当关”,而进攻方则通常需要形成三倍甚至五倍以上兵力优势才有突破占领的可能。多数情况下,进攻方还是劳师远征,携带补给有限,如果不能速战速决,还需要从后方运输补给物资,形成较长的补给线,一方面容易遭敌偷袭破坏,另一方面由于警戒防御和路途消耗,对自身军事实力和经济基础消耗较大。因此,防御方相对于进攻方拥有较大的优势。三国时期,蜀国对魏国进行了五次北伐,因兵力不足、久拖不决、保障不力等因素,均告失利,并导致国力空虚、战力削弱。

立体交战中的攻防平衡战。机械化战争中,火力与机动平台的结合为进攻方提供了更多选择,尤其是飞机广泛用于实战,更是将作战空间从平面变为立体。进攻方不仅可以从空中对防御方实施杀伤,而且还可以深入防御方腹地,破坏其物资补给等战争潜力目标。飞机突入方向的自由度不仅进一步增大了进攻方的优势,而且飞机优异的机动能力也提高了后勤补给的效率。但是,防空武器的快速发展和广泛使用,在相当程度上抵消了进攻方的空中优势,暴露了空中作战平台的脆弱性,增加了空中作战的成本,使得攻防在这一时期基本处于均势。核武器的出现使得这一均势进一步趋于固化。各国争相发展核武器,逐渐形成了“恐怖平衡”,实现了对等制衡和战略威慑。

信息赋能下的进攻优势战。信息化战争中,远程精确制导武器的出现使得进攻方可以在“千里之外”多个分散阵位,瞄准对方关键节点实施点穴式斩首或齐射式破体。这意味着进攻方可以更加自由,能够随时从各个方向实施进攻,而防御方却需要做好全面防护。此时,较少的进攻兵力可以对较大范围内较多的防御兵力构成威胁与挑战。高超声速武器的出现更是进一步打破了攻防平衡,使得战争天平进一步向进攻方倾斜。此外,网络攻击、心理攻击、电子干扰、特种破袭等手段也可以与火力打击同时展开,形成多域一体的进攻态势。因此,进攻方相对于防御方具有较大优势。这也是当前各军事强国作战指导中普遍突出主动进击的重要原因。

智能对抗中的动态平衡战。智能化战争中,大数据、云计算、定向能等新技术将会全面应用于作战体系,无人化、集群化、网络化、自适应特征突出,态势共享、程序控制、自主作战成为常态,作战力量攻击速度急剧提高、反应时间大幅降低。面对光速拦截和纳秒反应的智能化新概念武器,远程精确制导武器优势将不再明显,分布式作战将难以发挥原有作用。在战场大量采用智能机器人作战的情况下,攻防作战将变成算法和智力的比拼,攻防双方对抗的重点也将随之前移至思维认知和机器控制,最终趋于动态平衡。由此可以看出,一些以思维认知较量为主的全新作战样式将登上未来战争舞台,成为角逐的焦点。交战重心将前移至判断层,即怎样去认识现实、怎样去影响对手判断、怎样去阻断对手高效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