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自律用好权
——“以正确的权力观干净干事”系列谈之六
■李 远
习主席高度重视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问题,深刻指出,一个人廉洁自律不过关,做人就没有骨气,做事就没有硬气。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优良作风,是我们党始终得到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和支持、形成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一个重要条件。党员干部必须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经常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审视自己的言行,廉洁自律用好权。
廉洁自律用好权,首先要洁身自好、修身正己。“君子为政之道,以修身为本。”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把修身律己看作做人、做事、做官的基础。对于新时代党员干部来说,更应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涵养廉洁自律的修为情操。只有坚持洁身自好、修身正己,才能涵养“一身正气”、守住“两袖清风”。这就需要在不断学习中加强自身修养,提升道德境界,立起高尚追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歪风邪气;需要保持清醒头脑,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切实筑牢思想防线;需要破除“心中贼”,以“检身若不及”的态度,主动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断淬炼党性、提升修养,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以内无妄思实现外无妄动。
廉洁自律用好权,必须防微杜渐、守好底线。“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小事小节上的漏洞如果不及时加以修补,久而久之,就会由量变引发质变,扩大成在廉洁自律防线上决堤的“管涌口”。一些落马官员之所以思想防线失守、面对诱惑失足,就是没有严格执行廉洁自律有关规定,从贪图小利、不拒小贿开始,逐渐私欲膨胀、得寸进尺,最终堕入深渊。小事小节中有原则、有人格、有形象,不注重小事小节,终会底线失守。人总有七情六欲,身处复杂社会,总会面临各种诱惑,党员干部要管住自己的欲望,从小事小节做起,从细微处严格约束自己,时刻警醒自己,在用权上做到慎独慎微,远离不义之财、不做不法之事。要多算一算政治账、经济账、名誉账、家庭账、亲情账、自由账、健康账等,明白如果贪欲战胜了理智、私情凌驾于国法,伸了不该伸的手、做了不该做的事,最终必将受到党纪国法严惩。要严守法纪底线。党员干部无论身在何处,言行举止都要与法律法规对标对表,与守法典型对照,在用权上严守纪律规矩,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摒弃非分之想,挡住诱惑、管住小节、守住底线,始终保持清廉本色。
廉洁自律用好权,还要破除特权思想、特权现象。特权思想是一种危害极大的腐蚀剂,不但严重损害党群关系和官兵关系,而且会严重影响党和军队的形象、威信和战斗力。一个人如果权力观错位、“官本位”思想作祟,把权力当成特权,在滥用权力中抛弃初心使命,终将自食恶果。现实中,有的党员干部讲级别讲地位、比待遇比特权;还有的自认“高人一等”,居高临下、盛气凌人;更有甚者“在其位、享其权、得其利”,拉山头搞小圈子,进行利益交换、利益输送,这些思想和行为严重违背了党的性质和宗旨,与共产党员的标准格格不入。我们党历来反对搞特权,周恩来同志曾定下“十条家规”、彭德怀同志曾立下“四个不准”、陈毅同志与家人曾“约法三章”……革命先辈们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从自己家里做起,为我们树立了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的榜样。共产党员没有搞特殊化的权利,只有自觉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斗争的义务。党员干部要时刻警醒自己手中权力只能为战斗力建设服务、为基层服务、为官兵服务,做到有权不任性、有位不特殊;要自觉接受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带头树好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风向标”,不仅自己不搞特权,而且要同形形色色的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最坚决的斗争。
在共产党人的字典里,公与私、廉与贪,从来都是泾渭分明、水火不容的。我们党为的是大公、守的是大义、求的是大我,历来提倡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党员干部从来就没有任何理由可以以权谋私、贪污腐败,必须在用权上保持廉洁自律,将老实做人、干净做事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人要老老实实,自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培养高尚情趣,远离低级趣味;不断净化自己的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善交益友、乐交诤友、不交损友。踏踏实实做事,对待每一件事都要有认真较真的态度,用法律法规的标尺去衡量,用担当的标准去尽责,做到干净与干事相一致、勤政与廉政相统一,把党和人民的信任变成奉献国家、服务人民的实际行动,恪尽职守、担当作为。此外,党员干部还要堂堂正正当好表率,带头践行廉洁自律,带头维护党规党纪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决同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作斗争,做良好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的引领者、营造者、维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