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郭兴福教学法,谱写军事训练史的光辉篇章

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作者:黄 河 郝顺水 姬晨辰 责任编辑:王韵
2024-04-25 08:02:11

郭兴福教学法诞生记

■黄  河  郝顺水  姬晨辰

60年前,推广郭兴福教学法而引发的一场轰轰烈烈的全军大比武运动规模之大、成效之好、影响之深远,在人民军队历史上前所未有,谱写了军事训练史的光辉篇章。

1963年12月,郭兴福在驻江苏镇江某部进行示范教学。

崭露头角:发现培养郭兴福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我军军事训练面临重大战略转变,从“以战教战”转变为“以训备战”,旨在更好地适应和平时期军队建设发展。起初,由于缺乏正规化军事训练经验,主要是学习借鉴苏军做法。后来,军委因势利导提出“以我为主”为核心的军事训练方针,强调以我军优良传统为基础,立足现有装备,在借鉴外军基础上,结合实际走自己的路。为抓好军事训练,部队各级领导深入基层、言传身教,注意发现和培养典型。

1961年初,原南京军区第12军军长李德生带领工作组,前往第34师100团2连蹲点。针对部队战术训练存在的模式化、走过场等问题,李德生决定在2连进行从单兵、小组到战术的训练改革试验,并确定由第12军作训参谋宋文皋教班战术、第34师作训参谋吴亚东教单兵战术、2连副连长郭兴福教战斗小组课目。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演练,初见成效。

四五月间,第12军党委召开了营以上主官参加的训练现场会,要求大家用“实战需要”这把尺子,来衡量3个训练改革试验小组的作业。最后大家认定郭兴福的小组进攻战术最好。他吸收了单兵和班战术教学的优点,教得细、教得活,作业内容丰富,较切合实战。

之后,李德生又安排9个步兵团的团长各带一个班,与郭兴福带的小分队现场进行战术演练。几番较量下来,郭兴福的教学方法和效果更胜一筹。于是,李德生确定了改革训练的思路,集中精力进行单兵战术训练改革,并将2连3班拉出来作为改革试点班,由郭兴福任教练员,继续对训练方法和内容进行充实完善。

郭兴福十分珍惜这次机会,集中大家的智慧对教学法精雕细刻,起早贪黑反复练习。他要求战士冲击时前进要快、射击要准、投弹要远、刺杀要狠。“狠”字要体现在弹头上、体现在刺刀尖上、体现在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精神士气上,必须要有压倒和战胜敌人的精气神儿。在军领导和有关部门帮助下,经过半年多艰苦努力,郭兴福和他带领的这个班进步很大,他总结形成一套新的教学训练方法。

慧眼识珍:命名介绍教学法

1961年8月,原总参军训部《军训通讯》杂志副总编郝云虹,带领几位编辑前往福建,途经第12军驻地。李德生向他们介绍了近期抓教学训练改革的做法,并请他们提提意见。

次日,郝云虹顶着烈日观看了郭兴福班的战术训练。那天气温高达37摄氏度,郭兴福和班里的战士在作业场上浑身是汗,但始终情绪饱满,认真操演;训练中还开展群众性的政治工作;研究问题时,所有人畅所欲言,延续了我军战争年代开展军事民主互教互学的优良传统。郝云虹看后,连声称好,认为这项改革意义重大。当了解到这项改革还没有命名时,他说“你们生了孩子,我给起个名,看看是否合适,就叫‘郭兴福教学法’吧。”李德生当场拍板同意。郝云虹等人意识到,如此宝贵的经验不应仅限于一军一地,而应广泛传播至全军,遂决定留下整理3班全部教学过程。

10月,《军训通讯》出版了一期增刊,专门介绍郭兴福的教学经验,扩大发行到连队。这期增刊打破传统的写作和编辑模式,以野外作业实施笔记的形式,记录作业进程和郭兴福同战士们的问答内容,配发《既严又活》的专论代表机关的权威性表态,首次公开向全军介绍了郭兴福教学法。同时,原南京军区《人民前线》报加大了对郭兴福教学法的宣传力度。1963年5月25日,《解放军报》介绍了郭兴福教学法的8条经验,即摸清底细,因人施教;分清层次,由简到繁;归纳要领,做出样子;情况诱导,正误对比;重点提问,反复练习;民主教学,运用骨干;评比竞赛,广树标兵;宣传鼓动,抓活思想。这是中央军委机关报第一次系统介绍郭兴福教学法。

领导肯定:教学法推向全军

1961年10月,原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王必成观看郭兴福班的汇报表演后,连声称赞郭兴福:“教得好!教得活!你把思想教活了,动作也教活了,向你们学习!”并当即对军区有关部门作了指示,要求在全区部队推广郭兴福教学法,并加强宣传。

1962年3月,原南京军区司令部、政治部联合向全区发出学习宣传郭兴福和郭兴福教学法的指示,并要求各部队在训练中培养自己的“郭兴福”。从3月到10月,军区召开了数百名团以上干部参加的战术现场会和有各兵种参加的战术、技术课目汇报会,汇报表演学习郭兴福教学法的成果。

郭兴福教学法的名声逐渐传开,其灵活实用、注重实战的特点受到广泛赞誉。广州、武汉、沈阳等军区纷纷邀请郭兴福上门教学,其精湛的教学技艺,更是赢得兄弟部队的高度赞扬。就这样,郭兴福带着他的小分队走一路、红一线,驻一地、红一片,一边学习友邻部队好传统、好经验,一边给他们汇报表演先进的教学方法,播下了教学火种。

1964年12月24日,在原总参组织召开的郭兴福教学方法现场会上,叶剑英观看了郭兴福及其他优秀教练员和先进分队8个课目的表演,并发表了讲话,高度赞扬郭兴福教学法是一个创造,是一个好方法。27日,叶剑英正式向中央军委呈报了《建议军委推广郭兴福教学法》的报告。

报告中说,郭兴福的教学方法是对我军传统练兵方法的继承和发扬,是领导培养、群众支持和他个人努力的结果。叶剑英还在报告中归纳总结了郭兴福教学法的几个突出特点:一是善于在教学中抓思想,充分调动战士练兵的积极性,并能够发扬教学民主,集中群众的智慧,实行官兵相互教,评教评学;二是把练技术、练战术、练思想、练作风紧密结合在一起,把兵练得思想红、作风硬、技术精、战术活,而且身强力壮,一个个都像小老虎一样;三是采取由简到繁、由分到合、情况诱导、正误对比的方法,逐步加深认识、掌握要领;四是把言教与身教、苦练与巧练结合起来,使战士百听不厌,百练不倦;五是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循循善诱,耐心说服。报告最后建议军委发一个指示、掀起军事训练的高潮。

毛泽东同志仔细阅读了这份报告,当看到“把兵练得思想红、作风硬、技术精、战术活,而且身强力壮,一个个都像小老虎一样”时,他用红铅笔在下面画了一条杠,高兴地说:“这一条我最感兴趣。”同时还指出,“郭兴福教学方法,不仅是我军传统练兵方法的继承,主要是在新条件下的发扬。”还对总参谋长罗瑞卿说,“叶帅找到了一个好方法。”

毛泽东同志的批示极大推动了郭兴福教学法的推广和普及。1964年1月3日,中央军委下达《全军应立即掀起学习郭兴福教学方法的运动》的指示,号召全军开展学习郭兴福教学法的群众运动。2月,原总政治部发出《关于推广宣传郭兴福教学方法的指示》,提出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具体指导,推广郭兴福教学法要结合创造“四好”连队运动来进行,培养更多的神枪手、神炮手和技术能手等。通过推广郭兴福教学法,我军创造出一套抓好军事训练的方法,培养出大批军事训练骨干,将训练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开创了军事训练新局面。之后,郭兴福教学法成为撬动全军群众大比武大练兵的杠杆,一场声势浩大、规模空前的全军性大比武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