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长征副刊丨君子之学重在“达”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李响 责任编辑:益西拉姆
2024-04-27 08:11:59

君子之学重在“达”

■李响

孔子是一个极会学习的人,他的许多教育思想对后世影响至深,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瑰宝。“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一以贯之”……他的语言简洁朴素又思想深邃,出口就触及事物的本质。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是孔子告诫弟子什么才叫真正的知,其中蕴含着极高的智慧。我们常说要认识自己,认识自己说到底是认识自己的“知”,即知道自己知什么、不知什么。“自知己知”才是真正的“知”。否则,不知道却以为知道,知道还以为不知道,这样的“知”就没有“达知”,有知也是无知。“达知”是“知”的高级阶段,达到这个境界,才可以开启明心见性之门。

学习,就是一个活生生的“达知”过程。《孔子家语》中讲到这样一件事:孔子向师襄子学琴。学到第10天,师襄子说你已弹得不错,可以学新曲了,孔子说我还没掌握节奏;过了几天,师襄子说你已掌握节奏,可以学新曲了,孔子说我还没明白曲子的意思;又过了几天,师襄子说你已领悟曲义,可以学新曲了,孔子说我还不知道作曲人是谁;又过了几天,孔子恍然大悟,高喊道:“我看到这个人了,他身材魁梧,面色黝黑,远望四方,志在天下,这个人就是周文王啊!”师襄子见孔子穆然深思、志远登高的神态,立刻起身离席,两手抚胸行礼,说道:“您真是圣人啊!”这首传世琴曲就是《文王操》。孔子学琴深入追究、不达不息,先是得其曲,然后得其技、得其心、得其人,直至人我合一。这个过程活灵活现,内心上达,直至“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这个过程中,孔子对自己的认知处于什么阶段、下一步该往哪里走,心里始终非常清楚。如果他没有这种内心感悟,把老师所教都理解成一些僵尸般的概念,就如同大街上停满抛锚车,堵死“达知”之道。

这个故事很小,揭示的却是学习的底层逻辑。“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吾日三省吾身”,这些哲理名言都是对这一底层逻辑的理性表达。当然,这里的“为己”不是为自己谋取私利,恰恰相反,君子不在乎浮名虚荣,不带物质功利色彩,看重的是长学问、修道德,促进精神成长,遇到问题也多是从自身找原因;“为人”亦非指为他人着想,而是说学习只图虚名、做给人看,遇到问题责怪他人。寓目众多贤达圣人,他们之所以学有成就、纯粹至诚,无不是“自知己知”,通过不断反思、内审和追问,进而发现真理、爱上智慧。

达有“上达”与“下达”之别。据《论语》记载,有一天子张问孔子,一个人求知到什么程度算作学有成就,算是在国内、在家族有名气?孔子说:你说的成就是名气上的,不是学问上的。学问上的成就是“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知己、知人、知礼,概括起来就是“心达”。它与博取名声的“闻达”大相径庭。“心达”向内,触及的是内心情感与意志,是精神的“上达”;“闻达”向外,务虚矫饰,表里相悖,被太多实用性迷惑性的东西所纠缠,必将精神“下达”。孔子主张“君子上达”,而“上达”是无止境的。如同一场接力赛,读书的目的就是从前人手中接过文化的接力棒,继续往前跑得更远,而不能当旁观者,否则就是退出了比赛。

“无用之用”才是“大用”。《论语·子路》讲到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植五谷和蔬菜,孔子均托词说自己不如有经验的农人。孔子说,樊迟是小民的作为,为政者只要学会礼乐大道,老百姓就会从四面八方奔你而来,哪还用得着你去动手!他这样说,是要樊迟做到“学须择径,志求上达”。这与他在《为政篇》中讲的“道不为物,君子不器”是一个道理。其实,道也不是没有用处,只不过道之用是治心的“大用”,不是治事的“器用”。

过去常说知识就是力量,实际上读书不仅是为了从中获取一点知识,更不仅是为解决某个实际问题,重要的是要理解隐藏其后的道理,感悟其中的情怀,提升精神境界。沉下心阅读某些经典名著,不难感到这种“大用”的力量。书中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总是唤起我们内心的悲悯和同情,激发我们向上向善的冲动,看到不一样的“他者”,明白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要做什么样的人、不能做什么样的人,提醒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正如高尔基所说:“书籍像童话里那些奇异的鸟儿一样,歌颂生活的丰富多彩,歌颂人们追求善和美时的大胆和勇敢。我愈是读得多,心里愈是充满了健康和振奋的情绪。我变得更沉着,更有信心,工作得更有条理,对于生活中的屈辱就更不介意了。”这种心灵触动和精神提升,远比学到某些具体知识意义大得多。

像高尔基这样的感受,才是心中的快乐,是真正的享受。在这方面,孔子也提到过同样的美妙。他在齐国听韶乐,三个月不知肉味,竟然“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通过欣赏音乐进入了至高至大至纯的精神境界。这种超越物欲的心性共鸣,不是孔子的有意识表达,而是内在修养的自然流露,可谓“知音在心”。读书,就该像他那样,“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解惑明理,修身致用,寻根达道,居本融通,将人心人性与书卷翰墨共同经历、一起成长,当作读书人的追求。进入其境,感悟在心,从中看到自己,才算真正读懂了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