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按纲施训,使战斗力建设朝着能打仗打胜仗方向大步迈进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刘含钰 罗嘉乐 责任编辑:孙悦
2024-05-20 06:55:37

“每次训练都是为了立即上战场”

■刘含钰 罗嘉乐

作者:周 洁

“真的把演训场当成战场了吗?真的把这次训练当成作战了吗?真的把对手当成死敌了吗?”某部演训讲评时,再次要求各单位自觉“三问”,引导官兵一枪一炮、一步一动都按战施训。

“训”是对“战”的设计和预演,“战”是对“训”的应用和检验。军队是要上战场的。练为战,是再明晰不过的指向,再基础不过的要求。演训场上,一枪一炮都是杀敌武器、一步一动都是战前准备。只有按实战去训练,才能按训练去实战。如果训练脱离实战,所建非所用、所训非所需、所演非所战,训练资源投得再多也是白投,官兵汗水流得再多也是白流。

训练越贴近实战,打仗就越能胜战。抗倭英雄戚继光扫平沿海倭患,凭的是“因战而治训”。八路军129师战斗力之所以过硬,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反复强调“每次训练都是为了立即上战场”。而当年人民空军“一年成军、三年成名”,也是因为“每个课目、每个动作都是面向战场的,针对敌人的”。

“不具备战场思维的训练,其作用还不如学生做早操。” 思维越过了山岗,训练才能瞄准战场。这些年,随着我军治训打假力度加大,一些不务实战、偏离实战的问题被查纠出来。然而,操场思维、赛场思维、靶场思维等仍在个别官兵头脑中残存、蛰伏。战场思维的确立,既需要思想引导,也需要实践固化。平时训练的一步一动都瞄准战场、一枪一弹都盯着实战,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战场思维就会如刘伯承元帅所说:“枪端起来时,哪怕弹匣里没子弹,靶子在战士眼里也是真敌人了。”

壹引其纲,万目皆张。新大纲是指导新时代军事训练的“魂”和“纲”,按纲施训就是按战施训。“超纲”训练、层层加码,“脱纲”训练、偏训漏训,都不是按战施训。严格落实大纲规定,做按纲施训的坚定者、明白人,才能更好地统一训练思想,提高训练的实战化、联合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使战斗力建设朝着能打仗打胜仗方向大步迈进。

“凡兵,制必先定。制先定则士不乱,士不乱则刑乃明。”标准是衡量优劣的尺度,用什么样的标准考核,就会催生什么样的战斗力。考核标准越高,越能激发练兵动力;考核方式越接近实战,越能促进部队为打赢而练。促进部队按战施训,必须让考核标尺对接实战标准。考核时“真、难、严、实”,多打“遭遇战”,考为战的指挥棒方能真正立起来、落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