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青海,感受诗意远方
■李生寿 左斌
纪录片《行走天下·青海》中碧如翡翠的盐湖。央视纪录频道提供
山宗水源,诗意青海。近日,纪录片《行走天下·青海》研讨会在京举办。该片共10集,邀请多名行者,以行走体验的方式,对青海多地的自然风光、人文风情、生态保护等进行了多维立体呈现。
多种镜头语言交互运用,尽展青海地域之壮美。在《诗意》中,从德令哈市的唯美深秋开篇,镜头跟随行者足迹,相继聚焦海子诗歌陈列馆、承载乡情记忆的德令哈农场、宛若蓝宝石般晶莹剔透的可鲁克湖与托素湖、苍茫的海晏县德州草原等地。追随诗人海子、李南、索南才让热烈而饱满的诗情,伴随悠扬的马头琴乐曲,皑皑的白雪、瓦蓝的天空、赶羊群的牧民等情景在镜头中如诗如画徐徐铺展。在《望天》中,辽阔的冷湖小镇上,广袤无垠的荒漠、繁星璀璨的夜空,苍凉与壮美、古朴与奇幻在镜头里交相辉映。慕名而来的星空摄影师,用延时摄影捕获流星划过的绚丽时刻。在《盐湖》中,镜头跟随盐湖矿产研究的科学家,同雪水顺流而下抵达盐湖深处,定格大气磅礴的翡翠色湖水、水天相接处的倒影。这既给观众带来视觉冲击,也是观众身临其境与神奇盐湖的一次美学互动。镜头记录与行者的所思所感有机融合,逐步传递出青海大地雄奇的地理意蕴。
以旁观者的视角,聆听多彩动人的青海故事。在《家园》中,一名叫才江的年轻环保工作者,从上高中时就参加家乡的环保工作,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选择成为一名环保人。11年来,他为了保护棕熊、解决人与棕熊冲突,积极推进“防熊屋”计划。桑丁是一名护林员,他对多种珍稀鸟类的形体、羽毛色彩、音色等进行细致探察。他静心守护自然家园的故事,深深触动着行者。在《姐妹》中,藏医文化推广人、藏地歌手珠姆嘉,热情向牧民传授藏医知识,与他们交流藏医文化。她身上流露着独立自主、开放包容的精神魅力,润物无声地影响着周围女性。在《坚持》中,行者走近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车手,讲述这些车手为竞技体育梦想不懈努力的故事。其中有一幕慢镜头,记录了一名车手摔倒的场景。次日,他带伤又出现在场地。那份为梦想而驰骋的坚守,感染着队友们。逐年举办的自行车环湖赛,正成为青海亮相世界的一张名片。在行者与当地人的交流中,行者只是适时询问,将较多叙述空间留给了对话者。在行者的倾听中,青海各行各业的普通人爱青海、为青海争光的情愫,跃然于荧屏之上。
合理运用留白,引导观众深入思考。在《天路》中,行者探访莫河驼场青藏驼队历史陈列馆,他和馆长驾车从当年骆驼队行进的路开往青藏公路、京藏高速。用汽车丈量先辈以双脚走出的路后,行者面对茫茫雪山,不禁发问:“很难想象在当时的条件下,前辈们是怎样翻越唐古拉山修建青藏公路的?”在《清能》中,玛尔挡水电站与共和县光伏基地项目的建设运行,展现出光富水丰的青海正依托自身优势、积极打造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引起人们对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在《欢庆》中,行者深度体验那达慕大会,盛大的规模、浓郁的民族风情,大家在比赛间、欢庆中增进彼此情感。言有尽而意无穷,片中的每一主题均以开放式、探讨式的手法收尾,让观众能以一种探索式思维加深对青海的了解,这也与片子本身的气质相契合。
近年来,从《行走天下·草原》到《行走天下·青海》,它们都以行者的观察体验为叙事线,以质朴真挚的寻访态度,向观众展示奇美的地理风貌和独特的风俗人情,传递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行走天下·青海》生动展现了青海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就,让青海的诗意远方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