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出彩“从军记”
文清丽所著的长篇小说《从军记》,以李晓音和她的两个哥哥李晓忠、李晓义为主人公,讲述了他们参军入伍、奋斗成长的故事。从一定意义上说,每一名官兵都有一本或厚或薄的“从军记”,其间蕴藏的青春气息、战友情谊、热血情怀等,都值得细细回味。这里,我们分享3名战友对《从军记》的阅读感悟。
——编者
心怀热爱
■刘芳芳
“你要热爱你的军营……那是你成为一名优秀军人的基础。”
——《从军记》第二十章
一个人最幸福的事,大概就是活在自己的热爱里。《从军记》中的主人公李晓音是幸福的。她热爱部队、热爱文学,坚持着自己热爱的事业,从一名农村娃成长为军内文学刊物的主编。
有人说,热爱是你即便身处泥泞,还能仰望星空的力量。李晓音本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孩。因不满足中学毕业后当幼师过安逸生活的前景,她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参军入伍。她挣脱了保守思想的“枷锁”,经受了巨大的压力,但为了心中的热爱和向往,她鼓足勇气,挺过了艰难时光。
因为热爱,李晓音有了不竭动力,有了不惧险阻、矢志不渝的定力。如愿当兵的李晓音,朝着自己的文学梦进发,但追梦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两次到院校学习深造的她,毕业后都没能分到心心念念的报社或出版单位。虽一次次事与愿违,但她依旧坚持写稿投稿。
生活总是格外垂青那些不气馁的人。已有不少文学作品的李晓音,迎来了到某杂志社编辑部工作的机会。然而,此时的她已有了美满的家庭、相对 稳定的工作。或许文学梦容易在这样安逸的生活中变得稀松黯淡,可李晓音没有。她坚定地认为,只有干自己喜欢干的工作,才觉得人生有意义;宁愿从零开始,也不愿放弃梦想。
心理学上有个吸引力法则:当你对一件事的愿望足够强烈,与之相关的人、事、物都会被它吸引过来。生活中,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像李晓音那样如愿圆梦,但一路执着追梦一定会有所收获。当投身于自己喜爱的事业,我们会发现时间仿佛变得宽容,它不再匆匆流逝,而是缓缓流淌,让我们充分享受其中的每一刻。
“你要热爱你的军营……那是你成为一名优秀军人的基础。”这是李晓音刚入伍时,大哥李晓忠对她说过的话。这简单而朴实的道理,对我们每名官兵的成长成才具有普遍意义。有了对军营的热爱,我们就会调动起周身的勇气、耐心和能量,去积极克服成长路上的一切困难,愿意为自己所热爱的事情付出百分之百的热情,进而书写无悔的军旅青春。
本事立身
■王玮
“空麻袋是立不起来的。”
——《从军记》第二十章
《从军记》的后记中,作者写道:“她(李晓音)有两个哥哥,都从军,都非常优秀,而李晓音的人生道路,我没给她设置走捷径……”
小说中,李晓音确实是一步一个脚印,和她的两个哥哥一样,脚踏实地地走在自己的军旅路。在她人生很多关键时候,哥哥们都没有直接伸出援助之手,但两个哥哥一文一武的性格,在心灵上成为李晓音的精神导师。他们用一言一行给她做了表率,无形中造就了她,引导着她,这是一种更持久的帮助。一次,事业中遇到困难的李晓音,分别给两个哥哥打电话时,他们的意见不谋而合。大哥说:“空麻袋是立不起来的。”二哥说:“其实干好工作无奥秘,就是尽心做好手头的事。”
李晓音在两个哥哥的引导下,逐渐养成了自立自强的性格。于是,即便她在成长路上遇到过许多挫折,但依旧保持着朴实善良、阳光自信的样子。在挫折中磨砺出的能力素质与意志品质,都成为她人生路上的宝贵财富。此外,李晓音的同学刘蕾和田心怡,也是凭借自身努力,一步步成长为著名军旅摄影家和部队领导,在她们身上都散发着自信独立的人格魅力。
古人说:“责重山岳,能者方可当之。”能力是一个人立身的根本,有本事才能行得稳、走得远。心中有一股凭真本事立足的执着和靠硬实力取胜的信念,我们才能不断积累突破自我的底气。
初心不改
■杨金甫
“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去干最难干的事。”
——《从军记》第十四章
阅读《从军记》,我感到这是一部贴近真实生活又充满正能量的小说。面对各种考验,小说中的人们或许有过消沉、有过彷徨,但最终都守住了初心,走出了平凡而精彩的从军之路。
作者对人物命运的描述深深吸引了我,仿佛跟着小说人物一同经历人生沉浮,在感同身受中得到精神洗礼。特别是那些对部队、对事业怀着深厚感情的人物,给了我许多向上的力量。
小说中,关于李晓音的大哥李晓忠的描述不是很多,但作者用较少的笔墨,刻画出勤恳、正直、朴实的人物形象。李晓忠始终对部队怀着深沉的情怀,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在事业上。他向年轻干部们讲道:“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去干最难干的事。”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年过半百,他依旧壮志满怀,主动选择去边陲地区承担重要任务的部队。他拒绝使用职务便利帮助亲人,因此与家人几度产生了隔阂。但他始终坦坦荡荡、干干净净,用实际行动得到他人的尊敬,也最终得到家人的理解。
李晓忠从军几十年始终如一,保持军人本色,已然诠释了一种朴实的英雄主义,给了我许多的感动。同样让我感动的,还有李晓音的同学刘蕾。无论是抗震救灾还是赴海外执行维和任务,她都是第一个报名。后来在“战地”拍摄中受伤的她,一心想要办摄影展。她跟同学说:“你看了我的摄影展,就知道我去前线是多么值得了。”
我想真正令我感动的,并非是因为他们干了多么惊天动地的事,而是他们为了换一个“一切值得”的结果而执着坚守、忘我付出的事业情怀,让我感受到初心的力量及坚守初心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