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城市”的国防名片
——甘肃省张掖市发扬爱国拥军传统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实践
■郑蜀炎 郭干干
甘肃省张掖市。
地理的意义往往是历史赋予的。
河西走廊本是一个地理概念——地处黄河以西,在南北对峙的山脉间,形成一条呈东西走向的通道,形似走廊,故而得名。这里又因演绎了千载挽弓辟壤的沧桑风云和万里流光溢彩的丝绸辉煌,从一条地理意义上的走廊变成一条星光灿烂的历史走廊。
在河西走廊的中部,有一“扼走廊之咽喉”的重镇,即张掖。这是一个注定要成为历史注解的独特地名,它得名于汉代“张国臂掖,以通西域”的国家战略,军事行动与国家防务的需求,构成了这座城市的底色。由于水土肥沃、物产丰盛,张掖自古就有“金张掖”之称,境内雪山冰川、森林草原、七彩丹霞等地貌交相辉映,也被称为“彩虹城市”。但它留在千年岁月间最激荡人心的篇章,始终是血气涌动的英雄传奇、蓬勃激昂的铁血壮歌。
地理的魅力总是由人来展现的。
今日走张掖,满目新风貌。放眼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处处可见丰饶繁盛之景观、遍地皆是现代时尚之亮色。曾经“横风高弓弩,笙伴箭矢鸣”的历史烽烟遗迹,已然成为人头攒动的旅游“打卡”胜景。
这是一个因国防与军事而衍生的城市。2000多年来,它既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对抗的前沿战地,又是王朝经略天下的枢纽之地,特殊的战略位置使这里形成了独特的尚武之风。历代拓边戍防将领和英烈的祠庙,成为分布最广的遗迹。不同于许多地方“诗书传家”的家训,“文武传家”“文武一道”是张掖古宅旧居最常见的题额字匾……
游古览今,“必固河西”的征战与开拓写下历史的辉煌,新时代爱国拥军的国防观念,成为今天张掖人民思接千载、根植时代的文化表达。
甘肃省张掖市爱国拥军促进会为老兵提供优惠优待服务。
从“群落效应”到“大国防”品牌
“从来边关出名将,自古男儿挽弓强。纵马出得河西地,戍边驻防不望乡。”河西宝卷是一种地方特色浓郁的民间说唱形式,聆听张掖市爱国拥军促进会会长刘海东一番即兴演唱,别有韵味。当然,比唱词更打动人的,是践行大国防观念的“拥军企业联盟”。
“既盟之后,勠力一心。”张掖之盟,共同的目标就两个字:国防。
“激心励气”,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重要思想。如何动员社会力量、整合各方资源,军地合力促进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高质量发展,无疑是一个新课题。
生长在祁连山下,张掖人都知道山林环保有个术语叫“植物群落”,说的是多样性的树木草藤根盘枝倚,才能构成生态良好的植物群落。那么,有志于拥军事业的“三百六十行”,何不挽手并肩、联盟互补,以合力合心合拍的“群落效应”,形成双拥工作新格局呢?
好思路,人人点赞,但赞不如干。张掖军分区联合市双拥办、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单位,通过调研论证,提出政府主导与社会力量相结合的“大双拥”思路,将“拥军企业联盟”打造成张掖地区双拥工作的特色品牌。
品牌是一种无形的资产,打造优质品牌首先必须在质量上下足功夫。
入盟意味着志愿、奉献与担当,可谓“无利可图”。但是,消息传出,从国有企业到民营企业,全市第一批报名的企业就多达150余家。
为“国之大事”结盟列阵,当然要挑选精兵强将。军地对报名企业进行资质筛查,然后对初选入榜者进行社会信誉度公示、军人军属满意度测评等,最终遴选出27家企业,授牌成为“拥军企业联盟”成员单位。
有一位退役军人创办的老兵家政服务公司,经营规模不大,但报名申请的积极性很高。经过考察发现,他们的员工以退役军人为主,且多年来为军人军属提供义务维修、安装等服务,已经赢得良好的口碑。因充分体现了联盟的宗旨,该公司高票获得入盟资格。
有一个通俗的比喻充满了辩证法——“水涨船高”。
不仅盘马弯弓,更须百舸争流。囊括了各行各业的“拥军企业联盟”树起大旗,多样化、多行业的特色惠军项目、拥军举措应运而生——
高标准建成963个双拥工作站、94支双拥志愿服务队等,优抚对象的需求件件有着落;
一批“爱心拥军超市”开设,员工从军人家属和退役军人中招聘;
手机上网有“惠军流量包”、“军娃”特长班有免费课程、退役军人创业有免费培训、军属就医有“绿色通道”……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社会化拥军蔚然成风的同时,各级政府对双拥工作的推动紧锣密鼓。近年来,张掖市军地联合出台、修订完善了10余项拥军政策和法规,力度之大、措施之实,为这个全国双拥模范城再添佳话。
“一夜落花雨,满城流水香。”鲜明导向引领风气之先,要求加盟入列的企业越来越多,一个招募、拓展、壮大“拥军企业联盟”的方案正在严审细核中。
甘肃省肃南县人武部人员在肃南第二中学上国防教育课。
心中有热量,才能送温暖
如果说“拥军企业联盟”的出现在张掖绘制了一幅灿然见景的“拥军地图”,那么,张掖市爱国拥军促进会就是其间不可或缺的一块“拼图”。
这是一个由张掖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和民政局主管、指导和监督的社会组织。作为一个拥军平台,9项业务全部围绕双拥优抚工作展开,其章程开宗明义: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服务。
国防是一种事业,而事业从来都是人干出来的。
行源于心,力源于志。这是一个非营利性质的志愿者组织,会长刘海东却没有当过兵。那么,他的国防情怀、军旅情感从何而来?本想就此挖掘一下,但不善言辞的刘海东除了介绍他们的工作计划外,总给不出很“励志”很动情的回答。即便面对一屋子光泽耀眼的奖杯奖状,他的介绍也是近乎简单的说明词。然而,他也有滔滔不绝甚至动情动容的时候,那就是讲到这些人和事——一位伤疤和军功章一样多的老兵、一位将两个儿子送上前线的母亲、一位与丈夫相距数千里独自支撑家庭的军嫂……
“参与拥军的过程就是一个接受国防教育的过程。”刘海东坦言,如果说成立爱国拥军促进会之初是作为一项出力的任务,那么现在已是一项走心的事业了。
“战士为国尽忠,我们替战士尽孝。”爱国拥军促进会的口号直击人心,他们据此制定的工作原则,更如春风拂面:军烈属的难点就是工作的重点。
有了这样的原则和标准,下面的故事就顺理成章了——
建起拥有72套高标准养老公寓、10余名专职工作人员的军烈属荣养基地,为享受国家优抚政策的烈士父母及遗孀,提供集“吃、住、医、护、康、养”于一体的免费养老服务;
在繁华地段的酒店设立拥有164间客房的“拥军驿站”,前来旅游的军烈属、立功军人及人民警察等,皆可免费食宿一周;
通过促进会相关企业,为100余名退役军人推荐、安排就业岗位;
腾出一些街面房屋,提供给有困难的退役军人开商店饭铺,免租金而且免费培训……
心中有热量,才能送温暖。或许,这些事算不上惊天动地,却以持久的热情、慷慨的付出,执着地为“爱国拥军”奉献自己能够奉献的力量,给一位位军属烈属、立功军人、普通老兵送去点滴入微的温暖。我相信,这其中无经济的逻辑,有心灵的温度。
由退役军人事务部和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授予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先进单位”荣誉,无疑是对张掖市爱国拥军促进会的肯定和褒奖。而从刘海东办公室看到的一句话,让我对他们的事业和追求有了更深的憬悟——有人因所得到的东西而活着,有人因所奉献的东西而创造着生活。
在甘肃省高台县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前,张掖市干部群众和学生缅怀英烈。
大事干精彩,小事做仔细
“弦歌不辍,芳华待灼。”在张掖的所见所闻,无论是政府主导还是社会力量开展的拥军工作,新事新话新景颇多。但最让人有感悟的,还是他们朴实的工作、冷静的心态。
“眼光可以放去天上看,脚板只能踩在路上走。”借用一句河西宝卷的唱词来描述张掖军民光而不耀、静水深流的全民国防工作,再合适不过了。
“安不忘战”是国防观念的重要内容,和平环境下服务保障备战打仗,就是这一观念最好的体现。把部队关心的事做好,就是最有力的拥军支前。随着部队练兵备战任务日益繁重,演训和过境部队增多,训练场地等诸多需求提上日程……张掖市将此视为头等大事,出台了多项支前保障方案,用一项项具体行动全力支持部队练兵备战,并使之成为全市上下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此情此景,让部队的同志不禁感慨:恰似战争年代拥军支前的“老房东”。
大事干得精彩,小事也必须做仔细。更何况,国防拥军,本无小事。
从时令化到常态化——逢年过节送慰问品、照张相,是一种关爱,而扎实有效的双拥工作,更需要“应办尽办,即来即办”的常态化。一次,驻西藏某部一位军士的妻子在张掖临产,有难产的风险。军分区接到该部求援电话后,立即与张掖市卫健委、妇产医院联系,开辟“绿色通道”,确保了一对双胞胎的顺利诞生。一位伤残军人开店制卖酸奶,军地给予大力扶持,积极在市内酒店、景区帮助宣传销售,帮他打响了品牌,增加了收入。为了保证军烈属的医疗质量,张掖市爱国拥军促进会与省内多家著名医院签署合作协议,军烈属和重度伤残军人的突发疾病处置、日常健康检测和康复管理,都能一站式解决。今年以来,就有10余位军烈属享受到专业医疗……
从“盆景”到扎根——张掖有条“爱国拥军一条街”,街上20余家商铺、饭店、超市提供给优抚对象经营,对现役军人、军烈属提供优惠。有人提议,集中精力把这条街搞得“有里有面”就行了,但军地一致表示不要搞“盆景”,而要扎根社会、满目新绿。
从眼前之功到长久之效——张掖相关单位与河西学院等院校签署合作协议,建立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孵化基地,开展创业辅导,拓宽创业渠道;借鉴各地文创产品的成功经验,推出“军创产品”,更好地提升吸引力;发挥张掖古战场、红色遗址亮点多的优势,建设体验型国防与军事教育基地,将红色传承、历史风貌、军事体验等融为一体……
在张掖采访,见闻和感慨颇多。与其堆砌一些赞美之词,不如把《庄子》里的名言赠给他们——“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先哲此语,大意是说:做任何一件事,开始总是比较简单细微,而只要坚持到最后,必然成为轰轰烈烈的事业。
采访手记
国防事业的“独好风景”
■郑蜀炎
“事业”这个词,从出现至今,其释义大致相似——人们有一定目标和规模,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活动。
张掖有这样一批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人,他们对于国防事业、拥军事业的表达,显然少了些慷慨陈词、文墨词谱。但偏偏是这些不善言辞的人,通过奉献、打拼、创造,将事业这个名词,变为推进全民国防的动词。
中国古代把社会民间的各行各业合称为“三百六十行”。在祖国现代化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商企产业、千职万岗,社会分工布局的繁荣兴盛远非“三百六十行”所能尽述。但是,各行各业依然是“行行出状元”。家国天下、芳草天涯,每一个职业都有功成业昭的前行身影,每一个岗位都有声名远扬的风流人物。
然而,“风雪漫漫,谈兵心壮”。
在甲骨文里,“族”字是一面旗帜下有一人在挽弓射矢。专家释曰:人类最早族群的形成条件,就是拥有一群披坚执锐的战士,张扬、防护着象征部族的旗帜。可以这样说,关于国防的表达和记忆,从来都书写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和文明追求。
在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的大潮中,张掖的经济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在“最具绿色投资价值城市”“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的良好发展环境中,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也不论是集体还是个体,更多的向上、向好发展的机会与商机皆在眼前。
然而,有一种事业始终被尊崇、关注着。最近,张掖在给城市定位、打造特色品牌时,确定了两句话,一是展现城市历史风光、文化特质的“彩虹城市”;二是清晰彰显国防观念、尊崇军人的“双拥张掖”。
就此翻阅张掖媒体,街头巷尾、百姓人家脱口而出的即兴之答充满了辩证法:现在都说提高幸福指数,可没有安全,哪来幸福?
闻此质朴坦诚之言,不禁想起了一句话:“军人之智识,军人之精神,军人之本领,不独限之从戎者,凡全国国民皆宜具有之。”
唐人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将“雄浑”列为诗词品位的第一品。人生有许多事业,但我相信,一旦投入到国防与拥军事业中,才领略到“事业”二字构成的“独好风景”,远比从前看似喧腾的人生要丰富、充实得多。
有一个哲学名词叫“文明自觉”,不管学者专家对它有多少深奥的解释,但我相信,张掖人民对国防事业的这种自觉的认知与认同,蕴涵着、展现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高贵品质的“文明自觉”。
甘肃省张掖军分区供图
版式设计:扈 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