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士经历丰富不等于“思想复杂”
■空降兵某旅二营某连干部 王金泽
“不论在社会还是在部队,脚踏实地干好本职工作,就会有所收获……”不久前,连队组织“成长经历分享会”活动,列兵小谢登台发言,讲述自己快速转变身份、找准目标定位的经历。看着他在台上侃侃而谈、自信大方的样子,我既欣慰又后怕,因为此前我的一些错误想法和做法,差点阻碍这个好苗子的成长。
今年3月,新兵下连,翻看档案材料,大学生士兵小谢入伍前丰富的兼职经历引起了我的关注——他不仅做过奶茶店店员、宾馆前台和淘宝客服等兼职,还当过酒吧服务员、网吧网管和KTV收银员。
“他接触的人鱼龙混杂,思想可能比较复杂……”连务会上,我说起小谢的情况,要求干部骨干对他多加关注,避免出现问题。于是,小谢就这样成了连队的重点关注对象。不仅如此,我还隔三差五找他谈心,说得最多的就是让他一定遵守部队纪律,不能犯错。
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小谢日常训练工作表现都很优异,不仅在新兵体能考核中综合成绩排进了前三,专业训练成绩在同年兵中也是名列前茅。反而是我们的过度关注,让他感到莫名其妙。在小谢的追问下,他的班长道出了实情。
深受委屈的小谢敲响了我的房门。“我勤工俭学一方面是不想浪费假期的时间,另一方面也为了更好地了解社会,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小谢告诉我,正是因为有过各种尝试,他才更加明确自己想要的未来是什么样子,因此选择了参军入伍。“我来到部队后,工作训练感觉有用不完的力气,一直在努力成长成才。没想到,您会因为我之前的打工经历产生偏见,实在让人难受……”看着原本干劲十足的小谢有些无精打采,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的主观臆断已经无形中伤害了他。
向小谢道歉后,我陷入沉思。近年来,随着社会快速发展,部分战士的社会阅历甚至比班长骨干、连队主官更丰富。其实,战士经历丰富本身不是什么坏事,相反,经过社会锤炼的人往往比较成熟。只是一些带兵人片面地认为,和那些从校园入伍的“学生兵”相比,这类战士“心思多”,便戴上“有色眼镜”,给战士贴上“思想活跃不稳定”的标签,对其“重点关注”。这种“一刀切”的做法丝毫不顾及对方感受,不仅不利于战士成长,还影响内部团结。
“不能把经历丰富等同于思想复杂。我们要全面客观准确地看待战士,多一些欣赏、信任和尊重……”再次召开连务会时,我进行了检讨,同时与干部骨干分享自己的感悟。大家举一反三,发表看法:“经历多的战士思维开阔,抗压能力强,班里遇到什么难题还能出谋划策”“不能因为新战士个性强就把他们当成‘刺头兵’,他们如何成长,主要取决于带兵人教育引导”……
“既要帮助纠正不良习惯,也要善于发现优点特长。”会上,大家很快达成一致,要在坚持做好谈心交心、帮助排忧解难的基础上,根据战士入伍前的经历和特长爱好因材施教,并适当压担子,充分调动他们的训练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误会化解,小谢很快找回了生龙活虎的状态,并利用兼职时学到的技能,在中秋晚会上一展身手,赢得大家喝彩。
(赵宸庆、李洋洋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