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需防治结合
■陈福权
姜 晨绘
近期,有的战友容易出现不停打喷嚏、流鼻涕、眼睛红肿等症状,很可能是过敏性鼻炎发作。秋冬季节转换时,过敏性鼻炎患者的症状一般会更明显,主要是因为空气中过敏原的浓度上升,再加上空气干燥、寒冷,容易对鼻腔黏膜造成一定的刺激,从而引起过敏性鼻炎发生。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态反应性鼻炎,是特应性个体接触过敏原后,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过度反应,导致鼻黏膜非感染性炎症;主要症状表现为鼻痒、打喷嚏、流清涕和鼻塞等,且症状一般持续半小时以上。除鼻部症状外,过敏性鼻炎患者常伴有皮肤和咽喉过敏反应,可引起外耳道和咽喉发痒。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还可能伴有过敏性结膜炎,出现眼痒、流泪和眼睛红肿等症状。如果过敏性鼻炎较为严重,可能会引起邻近器官炎症,如慢性鼻窦炎和分泌性中耳炎,甚至诱发哮喘。
日常生活中,尘螨、花粉、动物皮屑等,都是常见的过敏原。其中,尘螨和动物皮屑等属于常年性过敏原,花粉属于季节性过敏原。除吸入性过敏原外,牛奶、鸡蛋、鱼虾和牛羊肉等食物过敏原,也可引起过敏性鼻炎发作。
需要注意的是,过敏性鼻炎发病初期与感冒症状相似,容易被混淆。有的人出现鼻痒、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等症状时,误以为是感冒或热伤风,会自行服用感冒药,这样可能导致病程迁延。其实,感冒与过敏性鼻炎有本质区别。感冒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通常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和肌肉酸痛,且鼻涕会逐渐由清涕变为黏脓涕。过敏性鼻炎始终是清水样鼻涕,通常伴有流泪、眼痒等症状。感冒一般1周左右会康复,而过敏性鼻炎一般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往往会反复发作。
当出现过敏性鼻炎相关症状时,应明确诊断,并遵医嘱进行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诊断,一般依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确定:打喷嚏、流清涕、鼻痒、鼻塞4大症状中至少出现3个,且持续时间在0.5~1小时;鼻镜检查表现为鼻腔黏膜苍白,多量水样涕;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或血清过敏原检测阳性。
若确诊为过敏性鼻炎,治疗时要坚持“防治结合,四位一体”的原则,包括环境控制、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及健康教育。建议过敏性鼻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下几点。
远离过敏原。容易过敏的人群可前往医院进行过敏原检测,确定致敏原因,并尽可能避免接触过敏原。
控制屋内尘螨的数量。勤清洗、晾晒被褥,勤擦拭物体表面;常通风、常进行清洁除尘,保持室内清洁干燥,避免霉菌生长;加强个人卫生,勤洗澡、常换衣。
外出时做好防护。过敏性鼻炎患者在易过敏季节外出时要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口罩或在鼻腔前部涂抹花粉阻隔剂,返回后及时清洗面部,用鼻腔冲洗器或生理盐水冲洗鼻腔,以减少致敏原的停留时间。过敏季节到来前2周,过敏性鼻炎患者还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
养成好习惯。科学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避免摄入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蔬果;鼻塞症状较为严重时,用食指、中指按住鼻梁两侧,上下推擦30次左右,可疏通鼻部经络,促进鼻部血液循环,达到通畅鼻窍的目的。
及时治疗。如果过敏性鼻炎症状较为严重,影响学习、训练或工作,应及时就诊治疗。常用的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物有鼻喷激素、口服或鼻喷抗组胺药物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需要注意的是,执行飞行、驾驶、高空或精细作业时,应避免使用抗组胺药。此外,过敏性鼻炎患者也可遵医嘱进行免疫治疗,即脱敏治疗,以控制病情。
(作者单位: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