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梦逐梦中书写最美“敬业福”
■王红兵
“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习主席多次深刻阐述国家、家庭与个人的深层联系。这些温暖的话语,激励着人民子弟兵坚定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敬业奉献、矢志打赢,在新时代展现新风貌。
千人共由,万人共履。中国梦,是民族的梦,是每个家庭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无论是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还是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中国梦让个人梦有了更广阔的空间,每一张梦想成真的笑颜,都印刻在时代的华章中,正是中国梦最有魅力的章节。
“无数劳动者、建设者、创业者,都在为梦想拼搏。”这是梦想,也是征途。敢于有梦,没有什么山峰不能攀登。勇于追梦,就没有什么急流不能横渡。
梦,这个滚烫的热词,更是一个值得所有人追寻的名词。
在中国梦提出10周年之际,56岁的航天员邓清明终于圆梦了。在逐梦苍穹的路上,他从没想过放弃。25年的坚持,25年的深潜,25年的等待,他说,“无论年龄多大,能够被祖国需要就是最幸福的”。
梦,是坚守平凡蝶变伟大的奇迹,是对心有大我的致敬。
“没有国,哪来家?”守边民兵凌尚前坚守边疆哨所43年,将守土尽责的誓言笃行在脚印里。从18岁开始,走过7万多公里路,磨坏300多双鞋,只因他将“祖国领土的完整”视为“人生最大的完整”。
梦,是永不放弃的信念,是与时代一起奔跑的精彩。
奥运冠军、中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孙颖莎说:“胸前的国旗永远大于背后的姓名,如果说自己的名字意味着一种光荣,那么国旗则代表着一种责任、一种使命,值得我们付出一切去捍卫、去战斗。”
梁启超在《中国积弱溯源论》中说:“同是我也,而有大我小我之别焉。”何谓大我,我之群体是也;何谓小我,我之个体是也。国家、军队是一个大我,而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就是一个小我。
在我们心中,这些追梦圆梦的人是不平凡的。他们的梦想不囿于个人得失,是与国家梦、民族梦融合在一起,将“小我”的梦想融入“大我”的格局,从而找到人生价值的最佳坐标。
“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在参军入伍的那一刻起,军人的梦想便与国家的命运深深交织。每一次号角、每一场训练、每一次任务,都在见证个人成长与军队进步的同频共振。恢宏远大的强军梦,也是具体而微的个人梦。无论是卫国戍边的边防战士,还是勇闯大洋的深蓝勇士;无论是搏击长空的蓝天雄鹰,还是使命必达的砺剑号手……这一岗一位一哨、一枪一舰一机,都是为国而战、为梦而行,绘就的都是强军的蓝图。每名官兵有奋斗有担当,强军兴军就有希望有力量;每名官兵都做出好样子、展现新风貌,军队就拥有好样子、呈现新风貌。
家是军人目光常望的地方,也是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但对军人而言,爱岗敬业是他们共同的追求,“有我在,请放心”是他们对祖国和人民朴实真挚的祝福。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一些官兵带着期盼回到家人身边,但更多的官兵在思念中守护使命、在岗位中彰显责任、在坚守中体现价值,在祖国万里山河书写着最美“敬业福”——
在边关的寒风中,执勤的哨兵站成了大山的剪影;在滔天的巨浪中,军舰上的身姿是最闪亮的航灯。于人民子弟兵来说,家的意义不仅在于举案齐眉、天伦之乐,更在于千家万户能够享受的平安和幸福。
家国梦连,青春无悔。“军功章里有你的一半。”这是“大家”对“小家”由衷的致敬。近年来,从改善军人福利待遇到为军人军属提供医疗保障,从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到帮助军属就业,点点滴滴的政策暖流汇聚成为托举军人家庭的一双大手,让军人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强军事业中。他们把对家庭的牵挂和思念写成请战书,把对幸福的追求化作保卫祖国的行动。在家庭梦和强军梦的双向奔赴中,人民子弟兵愈发坚定、愈发从容。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奋进强军路、打好攻坚战的征途上,每名官兵都应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坚定个人梦融入强军梦的信念追求,以无私无我的赤子之心、无惧无畏的拼搏奋斗和无怨无悔的奉献担当,展现子弟兵的新风貌,书写强军兴军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