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士官学校“喜良队”官兵与喜良小学共建共育——
种下“雷锋花” 结出“喜良果”
■史文婷 解放军报记者 胡云艳 特约通讯员 周士钰
春季开学的日子一天天临近,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士官学校“喜良队”队长提前和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喜良小学教师联系,准备新学期的国防教育课程。
为喜良小学学生上国防教育课、组织官兵去学校交流、收集参与“国防教育进校园 童心共筑强国梦”活动师生的反馈意见……这样的共建联系,在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士官学校“喜良队”和喜良小学间已经开展了40年。
将学员队与一所小学联系起来的,是烈士黄喜良。1983年,黄喜良考入该校前身沈阳炮兵学院,在校期间成绩优异。在学雷锋风气浓厚的辽沈大地,他立志向雷锋学习,经常到附近学校义务辅导、资助家庭困难学生,被共青团沈阳市委聘为校外辅导员,多次受到嘉奖。1985年,黄喜良在边境作战中牺牲。在遗书中,他仍惦记着自己辅导过的学生,要求拿出抚恤金的一部分,为他们购买学习用品。
黄喜良牺牲后,他生前所在学员队被官兵亲切地称为“喜良队”,接过了这根接力棒,多名学员成为驻地小学的课外辅导员。1986年,为纪念黄喜良烈士,沈阳市东陵区政府将东陵区榆树屯小学命名为喜良小学,即如今的沈河区喜良小学。
喜良小学校长潘雷介绍,作为一所以英雄名字命名的学校,学校以“培根铸魂 励学敦行”为办学理念,在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士官学校“喜良队”官兵的协助下,引导和鼓励学生传承烈士精神,增强国防意识。
“我们学员队每年到学校开展国防教育时都会为学生讲述黄喜良烈士事迹。”“喜良队”教导员王珏说,“黄喜良烈士在战场上英勇无畏,在平时服务驻地人民。作为军人,这样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学习。”
去年7月,“喜良队”邀请喜良小学师生来到军校,开展“走进绿色军营 弘扬爱国精神”实践活动。
宿舍内,军人整齐划一的内务设置令学生们惊叹不已。
“以前学生只是在书本里读到军人的故事,而当他们亲身走进军营、看到官兵训练,内心受到的触动完全不同。”喜良小学带队老师何丽东感慨地说。
当天,雷锋生前辅导过的学生孙桂琴也受邀参加活动。再次回忆小时候与雷锋的故事,孙桂琴的讲述仍十分生动,令学生们沉浸其中。
“以前听父母和老师说要‘学习雷锋’,总觉得离我们很远。今天听孙奶奶讲述和雷锋之间的故事,我觉得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像‘喜良队’的学员哥哥和我们一样,会陪我们做游戏、给我们讲军营里的故事,他们就是我们的榜样。”喜良小学一名学生说。
“与‘喜良队’的共建是学校开展国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形式。”潘雷说,“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良好互动,双方倾力配合,不仅增强了孩子们的国防意识,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价值观,明确学习目标,更赋予了他们奋发上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