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计于民 惠及人民
■屈杰颖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改革开放的主体力量。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方面要坚持问计于民,汇民智、聚民心,齐心协力推动改革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另一方面要惠及人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及时有效回应群众需求和关切,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和积极参与,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一开始就使改革开放事业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既要问计于民,也要惠及人民。问计于民是方法手段,问政于民知得失,问需于民知冷暖,问计于民知虚实;惠及人民是目的归宿,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问计于民就要问得有广度、有深度、有态度,惠及人民就要举措实、成效好、满意度高。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水平,就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在一次次问计于民、广集民智中,找到破解发展难题的思路,凝聚奋斗奋进的共识,最终以发展成效惠及人民。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人民群众处于生产生活实践一线,对事物的观察更直接、对情况的了解更具体、对工作的把握更实在。问计于民,既是党员干部了解民情的方法,也是群众反映问题的途径,要在方式方法上下功夫。问计于民,不能坐在办公室里闭门造车,必须坚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做实做细调查研究,提高调研成果质量,调研前做好充分准备,调研中讲究方式方法,调研后进行研判落实,坚决不搞走马观花式调研,杜绝坐在车上转、隔着玻璃看,只听好话套话、不听真话实话,而是要深入田间地头、街头巷尾等基层一线,通过唠唠家常“问政于野”,通过倾听民声“把脉问诊”。要拓展广度,不放过任何一条能够汇聚民智的路径,坚持问需于社会、问计于群众、问政于专家、问路于基层,既要从宏观层面了解社会之需,又要从微观角度体会群众之意,还要充分征求专家学者建议,发挥智库机构作用,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改革设计中来,紧紧依靠人民把改革推向前进。要开掘深度,不能敷衍了事、浅尝辄止,问就要追根究底、一问到底,彻底把问题问明白、搞透彻,以“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执着问清实情、问到方法、问出成效。要注重态度,不能高高在上、骄傲自满,在群众面前甘当小学生,放下架子、扑下身子,谦虚谨慎、不耻下问,在同群众近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中,吸纳不同意见的“闪光点”,找到推动改革举措落地落实的“金钥匙”。同时要认识到,问计于民不是权宜之计、一时之举,不能上级要求时“装装样子”、领导检查时“走走过场”、遇到问题时“临渴而掘井”,而是要将其融入日常、做在经常,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环节、重点工作的前提准备、规划谋划的组成部分,坚持不懈、久久为功,不断凝聚民心民智民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就要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使改革成果切实惠及人民。“推进任何一项重大改革,都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都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从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大到医疗、教育等重大领域改革,细到身份证异地受理、婚姻登记“跨省通办”等便民服务,影响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不断得到解决,一项项改革举措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前进道路上,要始终顺应人民期待、倾听人民心声、回应人民关切,坚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手,从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事务中找准改革的落脚点,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多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多办一些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改革是实干的事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重谋划,更要重落实。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改革越深入越要担当作为,当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下更大气力抓落实。要注重改革实效,发扬钉钉子精神,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切忌搞徒有其表的形象工程、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着力解决好就业、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托幼等民生问题,以改革举措的落地见效不断造福人民。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