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关人类命运的大决战
■夏一东
1945年5月8日,柏林近郊卡尔斯霍斯特,德国最高统帅部的代表在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四国代表面前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这一天被许多国家定为“欧洲胜利日”,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伟大胜利的重要里程碑。4个月后,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彻底的胜利。
上世纪三十年代,德、意、日法西斯轴心国及其仆从,逆历史潮流而动,发动了一场威胁世界正义与和平的野蛮战争。全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20亿人口,先后被卷入其中。各国人民奋起反抗,组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与其进行全面抗争。最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挽救了人类文明,决定了人类命运的走向。
光明和黑暗的搏杀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和邪恶、光明和黑暗、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在这场关系人类命运的生死较量中,正义、光明、进步的力量最终战胜了邪恶、黑暗、反动的力量,和平的阳光再次普照大地。
法西斯主义狂热鼓吹种族优越论,煽动国民的战争狂热,迷信对外扩张,成为帝国主义最反动的部分。日本在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入侵中国,开始了妄图征服世界的战争之路。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1936年,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1937年,日本入侵中国华北华中,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8年和1939年,德国先后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9月,德国进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1年6月,德国突然进攻苏联,挑起苏德战争。同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至此,法西斯把战火烧遍了全球。
法西斯发动的战争,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和痛苦。无数的生命死于战火,无数的财富灰飞烟灭。从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毒气室到731部队的生化试验,从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到南京大屠杀,法西斯无视人类的基本良知,不断突破人类的道德底线,制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惨案,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罪行,成为全人类的公敌。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最早开始了英勇的武装斗争。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迅速发出抗日救国的号召,东北三省广大人民群众奋起反抗,积极打击日伪军,拉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发起和组织了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人民同仇敌忾,打击日本帝国主义,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随着法西斯战争的不断扩展,反法西斯力量不断觉醒、汇集和壮大,共同投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洪流中。英国在法国投降后退守英伦三岛,决心“战斗到底,绝不投降”。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号召全国人民投入卫国战争。1941年8月,美英签署《大西洋宪章》,倡导和平、自由和国际合作的理念。1942年1月,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价值选择决定命运归属。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积聚了强大的物质和精神力量,最终将邪恶的法西斯势力碾得粉碎,书写了永载史册的壮丽诗篇。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将人类重新拉回到文明前进的正常轨道,保障了世界80年的总体和平。
军事科技的生死竞速
战争首先是物质力量的较量,而先进科技从来都是推动战争形态演进的有效动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机械化战争。双方大批科技人员投身于军事科技创新之中,掀起了一场生死时速的军事科技创新竞赛。
陆战场上,德国打造的“虎式”坦克成为二战中杀伤效率最高的陆战武器之一,苏联的T-34坦克则以最高性价比闻名于世;德国的88毫米高射炮成为德军在北非沙漠中的行凶利器,苏联的喀秋莎火箭炮则被称为“斯大林的管风琴”,为胜利立下不朽功勋。
空战场上,德国和英国的竞争将战斗机从活塞式时代推进到喷气式时代。雷达技术的运用,让英国成功赢得不列颠空战的胜利。战争后期,德国造出V-1和V-2导弹,让火箭走向战争前台,却不过是失败前的垂死挣扎。美国兰彻斯特轰炸机和B-29轰炸机的横空出世,使德国和日本本土遭到来自空中的重创。
海战场上,水下和水面的技术较量都异常激烈。德国的U型潜艇凭借其卓越性能成为大西洋的“幽灵”,而盟军则通过发展声呐技术、机载对海雷达技术和深水炸弹让大量德国潜艇葬身海底。战争双方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上的舰队决战,很快就把海军从战列舰时代推进到航母时代,美国埃塞克斯级航母的问世和批量建造,彻底打破了美日海军技术平衡,使日本联合舰队迅速走向末路。
情报战线,信息优势的获得在军事情报人员的潜伏探秘外,更加依赖科学技术的“神奇魔杖”。英国战时情报破译中心吸收大量科学家,运用计算机对德国“恩尼格马”密码机进行了成功破译,使得盟军能够做到料敌先胜,让德军折戟英吉利海峡,兵败阿拉曼。在太平洋战场上,美国海军情报小组成功破译了日本军方的密码,掌握了制胜太平洋的“秘密武器”。
在核技术发展和运用上,德国人处心积虑地进行了大量理论探索和实验,并于1939年正式开始研制原子弹,然而由于盟军破坏和自身失误,德国原子弹计划最终失败。而美国于1942年正式启动“曼哈顿”计划,动员超过10万人,耗资30亿美元,历时3年,成功研制出原子弹。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广岛和长崎空投原子弹,加速了轴心国的失败。
战争艺术的巅峰对决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作战类型最丰富、作战样式最复杂的战争,战争艺术水平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
在中国战场上,面对日军的机械化军团,中国共产党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战略方针,领导八路军和新四军深入敌后,开辟了广阔的游击战场,运用地道战、地雷战、伏击战、破袭战、麻雀战等一系列灵活多样的作战方法,消耗牵制大量日军,使敌人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在欧洲战场上,德国军队采用“闪电战”,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击败英法联军,迫使法国投降,之后又在苏德战争初期如法炮制,长驱直入,兵临莫斯科。敦刻尔克大撤退,极大保留了英法联军的有生力量。苏联军民众志成城,则铸造起铁血之盾。最终,占领莫斯科成为德军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的梦,斯大林格勒成为德军对苏进攻的终点。在之后的大反攻中,美英盟军在诺曼底发起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战役,加速了德军的溃败;苏联多次成功组织战略性进攻战役粉碎德军防御,将红旗插上了柏林的国会大厦。
在大西洋战场上,为对付德军潜艇针对盟军海上运输线采取的“狼群”战术,盟军组成护航编队,最终使德国海军以小博大的梦想破灭。在太平洋战场上,日本联合舰队偷袭珍珠港,美军则组成航母特混舰队,使其成为具有强大机动能力的攻击力量。在反攻阶段,美军运用跳岛战术,快速推进战线,大大加快了战争进程。
在空战场上,日本以“零式”战斗机为主的突袭战术一度肆虐天空,但在战争后期的自杀式攻击,则凸显出法西斯在绝望之下的困兽犹斗。德国的空地协同作战,让纳粹在战争初期快速推进,而英国组建的对空防御网沉重打击了德国空军,让英吉利海峡变成德军不可逾越的天堑。在战略轰炸行动中,盟军运用夜间轰炸与昼间轰炸、区域轰炸与精确轰炸相结合的方式,极大地打击了轴心国的战略资源和民心士气。
法西斯国家的作战以奸诈性、赌博性和狂妄性为基本底色,只能逞凶一时。同盟国的战争艺术以正义为底色,“以正合,以奇胜”,上演了许多战争奇迹,演绎了一幕幕伟大的战争活剧。
“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抚今追昔,坚决捍卫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任务。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汇聚了各国人民求和平、谋发展、盼稳定的最大公约数,画出了不同文化背景和发展程度国家之间的最大同心圆。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做友好合作的践行者、文明互鉴的推动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参与者,共同开创世界的美好未来。
(作者系国防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