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雨后,海岛的空气中氤氲着泥土的芬芳。
海岛的制高点有一处营院,白房红顶格外醒目。一人升旗,三人敬礼。海风中,五星红旗猎猎作响,与远处的海涛声遥相呼应。
这一刻,站在海岛上,一级上士李江伟、二级上士李复勇,军嫂赵能能和戚进萍,视线被旗杆上飘扬的一抹红色汇聚在一起。
远方,太阳跃出海平面,金色的霞光照在这两对夫妻身上。这一幕,像极了一幅描绘梦想与坚守的油画。
这个海岛通信站隶属于东部战区陆军某旅“前哨连”,岛上只有几户渔民,山顶的通信站驻守着李江伟和李复勇两位老兵。经上级批准,他们的妻儿陆续上岛,陪伴丈夫一起守岛守哨。
升国旗——对这个迎接新一天的庄严时刻,守哨的两对夫妻格外重视。五星红旗每天在海岛升起,从不间断。天气时而晴朗、时而风雨,那抹红色就像燃烧不息的灯火,温暖着整座海岛。
清晨的海风透着咸湿的气息,紫红色的三角梅嫣然绽放,山顶崖壁上,红色的“忠诚”二字嵌在山石的纹路之中。“五一”假期过后的首个工作日,赵能能带着3名小军娃,拎着一桶红油漆,站在山壁前,一笔一划地描红。
她对孩子们说,我们的哨所就是家,这个哨所,就像山壁上那抹红色,默默守护着海岛。这一刻,山壁上的那抹红色,已然镌刻在军娃的心中。
晨光映照,炊烟袅袅,山脚下的渔村是渔民们的幸福家园;山海为邻,风吹雨打,山顶的哨所亦是守岛夫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守的家……
对于军人来说,与家人团圆何其幸运,而在团圆之上还有“守哨”二字,这份幸运又多了一份责任与担当。
将视线从这座海岛延伸至更多偏远哨所,一个个“夫妻哨”驻守在千里边海防线上,丈夫前出巡线、妻子后方值班……今天,让我们走近这个海岛“夫妻哨”,聆听守哨夫妻的坚守故事,感悟他们的如山信念。
——编 者
眺望远方的海。
海岛哨所就是家
■冯佳琦 陈剑涛 邓施鼎
“守护着你的守护”
营院的角落,戚进萍精心开垦了一畦菜地,这里寄托着她对海岛之家的热爱,更见证着她陪伴丈夫、二级上士李复勇坚守海岛的一份承诺。
戚进萍家在四川,是个爱笑的川妹子。海岛生活孤寂,她的脸上却时时绽放着灿烂的笑容。
这位乐观开朗的军嫂常说,笑容是治愈伤痛的良药,笑容可以传递幸福与快乐。在李复勇心中,妻子的笑容就是自己生命中的阳光。
在这束光的照耀下,李复勇的心始终坚定而从容。守在海岛上,家国的安宁中也有自己身畔的一盏灯。每每被妻子的笑容感染,他的心里都会涌上这样一个念头。
几年前,由于任务需要,接到命令的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上岛。他的这一选择,也意味着自己当年退伍的承诺再次落空。当晚,他怀着忐忑的心情将这个决定告诉妻子。戚进萍沉吟了片刻,给丈夫吃了一颗定心丸:“只要是你决定的事,全家都会无条件支持……”
每逢寒潮袭来,岛上的信号便随着风雨“飘摇”起来。戚进萍联系不上丈夫,急得吃不下睡不着。
一次台风过境,岛上通信中断。戚进萍每天给李复勇的微信留言。后来岛上通信恢复,李复勇打开手机,一口气读完妻子的上百条留言信息,禁不住红了眼眶……
“一个人在海岛上,他怎么能支撑得下来?”李复勇上岛第二年,牵挂丈夫的戚进萍决定:辞去四川老家的教师工作,带着不满周岁的儿子李仁泽,奔赴海岛。
李复勇及时向上级报告了妻子的选择,没想到很快得到了批准。那一刻,他的内心没有喜悦,反而多了一份愧疚:其他战友都是让妻儿到大城市生活,他却只能看着妻儿跟随自己守在偏远的海岛……
“你在哪,家就在哪”“守着你,我们娘俩才安心”……戚进萍的话,熨平了李复勇心中的“褶皱”,也让他更加坚定守岛的信念。
李复勇(左)与妻子在巡线途中休息。
守岛的日子里,小仁泽渐渐长大,白天跟着父母一起上山巡逻,晚上听着虫鸣入眠,个头似乎比同龄孩子还要高一些。
在夫妻俩看来,儿子在海岛生活,学到了城里孩子学不到的东西,那就是坚强的品格、乐观的精神。
戚进萍曾两次带儿子回乡探亲,一路换乘轮船、飞机、汽车,费尽周折才回到四川大凉山的家。每次回到岛上,小仁泽就要生一次病,她既心疼又愧疚。
带着儿子守岛,戚进萍最担心的是遇到紧急情况。
一个午后,李复勇上山巡线,戚进萍躺在床上轻拍儿子午睡。突然,窗外传来阵阵犬吠声。戚进萍轻手轻脚地起身往门外走,只见一条眼镜蛇在营院角落里盘踞,两只军犬围着它狂吠。
这还是戚进萍第一次见到眼镜蛇,她感觉一股凉意直冲头顶,想大声呼救,又担心吓到熟睡的儿子。她唯一能做的,就是赶紧返回房间关紧门窗,紧紧地把孩子搂在怀里,蜷缩在床的一侧。
那个下午,她反复拨打李复勇的电话,但始终未能接通……那是她第一次感受到无助。
傍晚,结束巡逻任务的李复勇看到手机信息,三步并作两步跑回营院。他看到军犬冲着院内一棵树狂吠:那条眼镜蛇还盘在树枝上!李复勇跑回房间,抓起蛇夹,缓缓接近,迅速将其捕获。
岛上危险无处不在:蜈蚣有三四十厘米长,野猪时常光顾小院……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想起随时可能出现的险情,戚进萍的内心常会打起“退堂鼓”。
然而,每次看着丈夫拖着疲倦的身躯巡线返回,她心中那句到嘴边的“离开”却始终没能说出口。
“守护着你的守护。”一次次,一遍遍,戚进萍用陪伴与坚守,诠释着一位军嫂对丈夫的“最长情的告白”。
“我们都是一家人”
巡线、值班、维护、检修……在李复勇奉命上岛之前,一级上士李江伟已在岛上驻守多年,他和妻子赵能能一起坚守哨所。
与君相遇知何处,两叶浮萍大海中。戚进萍上岛陪伴丈夫李复勇,这个海岛之家,又多了一对“夫妻哨”。
日复一日,李江伟带着李复勇上山巡逻,两位军嫂留守营区。原本拥有不同人生轨迹的两位军嫂,因为陪伴丈夫守岛的承诺,成为姐妹。
在这座远离喧嚣的海岛上,她们更像“战友”,与丈夫一起守岛,一起品尝着守哨生活的酸甜苦辣。
两位军嫂包饺子。
多年前,赵能能第一次登上海岛时,感觉这里安静而美好。一周后,新鲜感渐渐褪去,每天听着海的呼啸、浪的低吟,她才明白孤寂的滋味——那是每次和父母、儿女通完电话后的想念,也是缺席“母亲”“女儿”等重要角色的一份愧疚。
李江伟和妻子商量,将一对年幼的儿女接到岛上。
刚上岛时,儿子李子杭在蹒跚学步,女儿李艺炣还在襁褓中。如今,一对儿女都已长大,能帮助父母干些家务活。
过去,丈夫巡逻任务繁重,赵能能独自一人带娃、做饭,同时还要接听值班电话,为丈夫分担一些工作。
李江伟(左)一家人在海边留影。
戚进萍上岛后,帮助赵能能分担了不少任务。曾当过小学老师的她,更是主动帮助赵能能教育一双儿女。
白天,戚进萍带孩子们认识岛上的昆虫、鸟类;晚上,她给孩子们读绘本、教授文化知识;到了周末,她带孩子们做手工……
在海岛守哨,两位军嫂最怕孩子生病。
岛上有一个渔村、几户渔民,过去出岛只能坐船。一条隧道的建成,连接起海岛和外面的世界,进出海岛方便了许多。“如今,一天之内即可往返最近的城镇。”赵能能高兴地说,“交通更加便捷,我们守岛更安心了。”
在哨所,赵能能储备了各类常用药。孩子们偶感风寒,她通过远程会诊系统联系熟悉的专家,听取专家意见后,给孩子们服药。
一次,赵能能突发胃绞痛。戚进萍赶紧下山,联系渔民买药,最终通过一位出租车司机把特效药送到海岛。
那次之后,赵能能总想通过某种方式感谢戚进萍,戚进萍笑着说:“嫂子,我们都是一家人。”
“别担心,再难的坎也会迈过去的。”每次遇到困难,两位军嫂一起想办法,相互鼓励。日常生活里,她们分享各自的心事,仿佛在彼此的心灵深处找到了一份依靠。
平日里,两个小家总是相互照拂。每当丈夫外出巡线,戚进萍和赵能能便在家中忙碌起来,一起备菜做饭。戚进萍每次从县城办事回来,都会给孩子们捎回玩具和吃食。赵能能带着儿子去医院看病,戚进萍也会主动照顾她的女儿。
山海为伍,姊妹为伴,彼此温暖。就像赵能能对自己丈夫说的那样,“海岛上有你,有孩子,还有一个好姐妹,艰难的日子也变得不再难了。”
“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倾注了我们的情感”
每天,李江伟和李复勇都要走几公里的巡逻路。雨天时,道路湿滑难行,考验着他们的毅力和耐心。
李江伟(右)和李复勇维护国防光缆。
守哨老兵描红戍边石。
海岛不通自来水,井水取自低洼的山谷。一次,水管突然破裂,两人一路排查检修,用了十几个小时才找到破损处。还有一次,通电线路出现故障,他们趴在草丛中一寸寸地排查,再细致地维修……
台风来临,他们钻到地下室紧急避险,台风过境之后的重建整修,艰难异常。
去年,台风“格美”突袭而至。雷声轰鸣,乌云密布,闪电在云层间交替亮起。狂风由远及近袭来,豆大的雨点打得门窗“啪啪”作响,海岛仿佛地动天摇。
台风过后,军嫂们牵着军娃们从地下室钻出来,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树木被连根拔起,营房玻璃碎了一地……他们把孩子安顿在相对安全的地方,默默开始了清理和修复工作。
“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倾注了我们的情感。”戚进萍说,哨所的树是他们亲手栽种的,通往山顶的石头路是他们一点点铺设的。
菜地旁,一棵柚子树苗茁壮成长。两位军嫂让孩子们在树下合影留念,阳光洒在叶子上,微风轻拂,枝条柔韧而有力地向上伸展。
“与小树比高,是要给孩子们一种希望、一个成长的目标。”戚进萍说,希望孩子们像树苗一样,深扎根、快长高。
一次,赵能能探亲归来,带回十几只鸡仔,后来上级来岛上慰问,又送来几只活泼可爱的羊羔。如今,孩子们每天都会起个大早照顾这些“朋友”,脸上的笑容更多了。
海岛偏远,哨所建设牵动着上级领导的心。几年前,营房改造工程获得批准,翻新营房、改造线路,哨所面貌焕然一新。
“如今,山顶通信基站经过重新建设,岛上信号时断时续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赵能能说,远方的亲友再也不会和他们“失联”,他们守在海岛的心更踏实了。
不久前,一批新家具添置到哨所。营房前,孩子们踮着脚尖站在门口张望,红扑扑的小脸蛋上写满期盼。货车在门口停下,驾驶员是老朋友,每隔一段时间都会送来快递和给养物资。
“子杭快上小学了……”那天,两夫妻召开了一次家庭会议,商量孩子上学的难题。
连队滕指导员得知情况,马上协调海岛渔村,确保子杭能够顺利入学。他同时也和两位老兵提议,要不要考虑调出海岛、调整到其他岗位任职?
本以为两位老兵会认真思考一番,没承想,两人当即给出了答复:“我们更熟悉这座岛,比其他战友更适合守在这里……”
夕阳的余晖一寸寸沉进大海,一弯新月悄然挂在天边,渔村炊烟缭绕。从山脚到山腰,数公里的山路,如今,赵能能和戚进萍每天轮流接送军娃上学、放学。
每当她们路过村子,总有村民热情地和她们打招呼。“我们和‘夫妻哨’的关系就像家人一样。”村支书李海波说,那次,村里的一户人家发生火灾,老兵从山顶冲下来,和村民一起救火……
“有他们在,我们很安心。”李海波说,在茫茫人海中,相互守护也是一种缘分。
“再艰苦的地方,也要有人坚守。我们一家人能在一起守哨,这已经是一种莫大的幸福。”李复勇说。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赵能能和戚进萍在厨房忙碌着,把心愿和祝福捏进一个个饺子里,军娃们在营院玩耍嬉闹,军犬安静地趴在地上……
李江伟和李复勇正在巡线归来的山路上。他们心中,守着这座岛,就是守护心中的家。
远处,渔船纷纷回港。海浪声声,诉说着安宁与祥和。
图片由本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