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想一想我们党为之奋斗的革命理想
■陈荣华
1961年9月,毛泽东同志接见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蒙哥马利问:“你们为什么把自己党叫做共产党,而不叫社会党呢?”毛泽东同志回答:“因为共产主义是我们的最高目标。”
我们党之所以叫共产党,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共产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作为矢志不渝追求的远大理想。可以说,共产主义是我们党所有奋斗、所有努力的最终旨归。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100多年来,一代代共产党人凝聚在信仰的旗帜下,为了理想信念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中有人放弃了“鸦飞不过的田产”,有人背离了“自小熟悉的阶级”,本应顺风顺水者偏向荆棘而行,本可锦衣玉食者不惜向死而生。据统计,埋骨雨花台的烈士,74%受过高等教育;葬身渣滓洞的英灵,70%出身富裕家庭。这些信仰的献身者、理想的殉道者,谱写了时代的慷慨悲歌,铸造了民族的血脉精魂。
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李大钊在临刑前,慷慨陈词:“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方志敏在铁窗下写道:“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夏明翰面对敌人屠刀,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无数共产党人为了革命理想,勇往直前以赴之、断头流血以从之、殚精竭虑以成之,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革命军人的灵魂,是克敌制胜、拒腐防变的决定性因素。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风雨如磐的长征路上,红军将士走出了一条“把活路堵死、向死路求生”的新路,是因为他们笃信“只要跟党走,跟着抗日救国的理想走,就会有前途”;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将士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是因为他们深知“我们的身后就是祖国,为了祖国人民的和平,我们不能后退一步”……革命理想高于天,人民军队之所以能够攻坚克难、战无不胜、发展壮大,关键是人民军队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有崇高理想信念,有为理想信念而英勇献身的崇高追求。
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现实中一些人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习主席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会议上,深刻剖析当前政治建军需要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强调“这些问题表现在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根子在理想信念、党性修养、官德人品上”。党员干部只有把理想信念植入血脉、融入灵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
“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思想理论的坚定。”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是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是坚定理想信念的根本保证。新时代,加强科学理论武装,最重要、最根本的任务就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突出学好习近平强军思想,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不可撼动的理想信念,转化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习主席指出:“理想信念坚定和对党忠诚是紧密联系的。理想信念坚定才能对党忠诚,对党忠诚是对理想信念坚定的最好诠释。”衡量党员干部是否有理想信念,关键看是否对党忠诚。共产党员、革命军人讲的忠诚,是对党的信仰、党的组织、党的事业的忠诚,是表里如一、知行合一的忠诚。坚定理想信念最集中的表现是高举旗帜、听党指挥,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坚定理想信念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的事,必须常修常新、常悟常进。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应带头坚定理想信念,主动打扫政治灰尘,纠正行为偏差,多想一想我们党为之奋斗的革命理想,从理想信念中获得察大势、应变局、观未来的指路明灯,获得奋斗不止、精进不怠的动力源泉,获得辨别是非、廓清迷雾的政治慧眼,获得抵御侵蚀、防止蜕变的强大抗体,铸就“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定力、“泰山压顶不弯腰”的脊梁、“甘将热血沃中华”的赤诚、“惊涛骇浪不低头”的风骨、“石破不可夺其坚”的刚强,把革命理想转化为练兵备战的动力、攻坚克难的勇气、廉洁自律的操守、担当作为的实绩。
(作者单位:武警第一机动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