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回消息”,连长究竟想说啥
■杨志刚 李世奇
初夏的一天傍晚,空军某训练基地某连学习室内,一场主题为“有话敞开说,疑惑当面提”的官兵恳谈会正在进行,旨在增进沟通交流、加强情感联结、密切内部关系。
该连指导员说,之所以组织这样的活动,是因为前段时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
当时,下士费俊豪担任连值班员。由于缺乏经验,他难免出现差错。
一天早操,费俊豪因不熟悉集合流程导致用时过长,被连长批评:“你应该提前做好准备,掌握情况,不能稀里糊涂的!”连长的言辞虽然严厉了一些,但也是出于善意的工作提醒。
这天晚上,费俊豪正准备将手机送回保管柜,屏幕突然亮了,显示连长发来了信息。然而,等他解锁手机查看,屏幕上显示对方撤回了一条消息。
“发了消息又撤回,连长究竟想说啥?”看着手机屏幕,费俊豪心里起了波澜。但临近熄灯时间,他还是赶紧将手机放回保管柜。
“连长早上批评了我,晚上欲言又止,是想提醒我什么吗?我是不是应该主动找他承认错误……”费俊豪整晚没睡好觉,转天还在琢磨这件事。直到第三天,他才鼓起勇气,主动找到连长:“您前天晚上撤回的消息,是不是想提醒我还有哪个地方没做好?”
连长被问得一头雾水,听完费俊豪的说明,才恍然大悟,于是连忙解释:“那天是我发错了。我的微信好友中有一个人和你名字很像,我本来是要发给他的,结果不小心发给了你,便马上撤回了。”
得知真相,费俊豪心里悬着的石头落了地。他接着对连长说,自己已经向经验丰富的骨干请教了组织集合的要点,“我会努力胜任连队值班员工作的,请您放心!”
误会解除了,连长却陷入了沉思,他没想到自己一个不经意的举动,竟然给年轻战士造成这么大的困扰。
召集干部骨干开会时,连长讲起了这件事,并抛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战士宁愿自己琢磨两天,也不愿及时找我问个明白呢?”
一些参会的干部骨干表示,他们也有类似的困惑。某排王排长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一次,他原本打算安排新战士小朱出公差,后来考虑到他可能还不熟悉情况,就临时换了人:“你不用去了。”没想到,就是这句话,让小朱会错了意,以为自己不被排长信任,遂对自身能力产生了怀疑,情绪陷入低落。好在王排长及时发现了异样,主动上前询问,这才化解了误会。
“训练计划调整后沟通不到位,部分战士没有心理准备”“敏感事项公示后未及时告知,有人反映不知情”……讨论中,大家剖析问题产生原因,并就日后如何改进工作达成共识: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干部骨干应该主动把话说清楚、把道理讲明白,防止战士过度揣测造成精神内耗,影响内部团结。
会后,该连聚焦“有效沟通、双向透明”开展有关活动,要求干部骨干交代工作时,提前讲清决策考量,避免引起误解;倡导战士反映意见问题时,放下思想包袱,开门见山、直言不讳。前文提到的官兵恳谈会就是活动的一部分。此外,该连还将事务公示栏移到宿舍楼大厅显眼位置,并增设了工作调整告知区,让党支部决策、任务安排变动等情况公开透明。
变化,随之在这个连队发生。现在,干部骨干布置任务后,总会用这样的追问进行确认:“有没有问题?谁还有不懂的地方?”官兵们慢慢养成主动了解连队工作的习惯,更加积极地投入连队建设。
“直截了当不绕弯,有话直说不内耗,这才是沟通的正确打开方式。”费俊豪说,打开天窗说亮话,大家心气更顺了、干劲更足了,内部关系更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