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感情 带着温度
■齐 闯
习主席指出:“军队是要打仗的,如果上上下下都没有感情,怎么可能在需要时赴汤蹈火、同生共死?”军队要想打胜仗,离不开情感的黏合作用。政治工作“通情”了,“达理”就容易了;有温度了,“说服”就不难了。列宁有句名言:“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政治工作不带感情,人情味、亲和力就会严重缩水;没有温度,深度、力度就会大打折扣。
我党我军历来提倡带着感情、带着温度做工作。古田会议决议强调,上下级谈话时“须站在同志之地位”“用诚恳的态度同他谈”。“谭政报告”在对改造落后分子的做法上明确要求,“主要应采取耐心感化的方法”,指出“从爱护观点出发的亲切谈话是最有效力的”。战争年代,正是因为广大党员干部带着感情、带着温度做工作,才使我军政治工作“产生出温暖人、感染人、影响人和团结人之极大效果”。
今天,政治工作面临的环境、任务、条件和对象发生深刻变化,提高政治工作质效的方法也在深刻变化。但“千举万变,其道一也”,带着感情、带着温度做工作的好传统不仅不能丢,反而应该赓续传承、发扬光大。很多时候,官兵充分感受到你的真情关爱,才会信你说的话、认你说的理。如果党员干部在做政治工作时,总是带着死板生硬的态度,不注重在用心用情上下功夫,不注意运用“南风效应”,就难以把工作做到官兵心坎上。事实证明,情感的温度炙热了,所讲的道理就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态度冷冰冰、语气硬邦邦,工作不带感情、缺少温度,就难以让人接受,政治工作也不可能达到预期效果。
带着感情、带着温度,贵在端正对官兵的根本态度。毛泽东同志指出:“很多人对于官兵关系、军民关系弄不好,以为是方法不对,我总告诉他们是根本态度(或根本宗旨)问题,这态度就是尊重士兵和尊重人民。”做好政治工作同样如此。党员干部有了正确的态度,就会有深厚的感情,坚持用信任、欣赏、发展的眼光看待官兵,把官兵当成手足兄弟、生死战友,带着情感去传播真理、传递价值,政治工作就会产生温度、达到应有效果。
带着感情、带着温度,注重解决问题是重要检验标准。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统一,才能让政治工作充分发挥作用。政治工作效果好不好,主要看问题是否解决、官兵是否满意。只喊口号、只说好话,让问题“涛声依旧”,这样的感情实质是虚情假意,官兵也不会买账。党员干部开展政治工作时,要想官兵所想、急官兵所急、帮官兵所需,对官兵反映的问题紧盯不放、一抓到底,第一时间解决好官兵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让官兵充分感受到政治工作的威力威信,从而振奋精神、鼓足干劲,不断把新时代强军事业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