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党性立身做事
■范 晶
●越是形势复杂、任务繁重,越要坚持以党性立身做事,真正做到坚持原则不退让,敢作敢为不推诿,尽心竭力不懈怠
山河壮美,岁月峥嵘;百年须臾,天翻地覆。今天是党的生日,回望过往的奋斗历程,“此间曾著星星火,到处皆闻殷殷雷”。
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历史,在一代代人的接续奋斗中写就;成就,在一代代人的立身做事中创造。心之所向,行之所往。新时代的共产党员,在立身做事中应坚持什么样的原则?习主席给出明确的答案——“要坚持以党性立身做事”。习主席的谆谆教诲,深刻阐释了党性对于共产党员的极端重要性,鲜明指出了党员立身做事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为广大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把握人生航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做官先做人,做人先立德。党性是共产党人的根本属性,是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政治力量和普通群众的根本标志,也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它体现在坚定理想信念、严守政治纪律、服务人民群众等方面。党员干部无论是成长进步,还是干事创业,能否坚持以党性立身做事,始终用党性原则修身律己,事关个人成败得失,事关党的事业发展。组织入党一生一次,思想入党一生一世。党性不会随着党龄增长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升迁而自然提高。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军情都在发生复杂深刻变化,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暗流涌动。党员并非生活在真空之中,各种影响党性纯洁的因素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欲事立,须是心立。”越是形势复杂、任务繁重,越要坚持以党性立身做事,真正做到坚持原则不退让,敢作敢为不推诿,尽心竭力不懈怠。
坚持以党性立身做事,必须把政治修养摆在党性修养的首位。政治修养决定着党性修养的方向和效果。加强政治修养,就是要培养崇高的理想追求、坚定的政治信念、高尚的境界觉悟,始终做到对党忠诚。现实中,一些党员干部出问题,往往不是出在工作能力上,而是出在思想政治上。新征程上,党员干部只有牢记党的政治属性、政治使命、政治目标、政治追求,始终坚守共产党员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主动对标党的政治建设的实践要求,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从外部要求转化为内在主动,并贯穿到思想淬炼、党性修炼、政治历练和实践锻炼全过程,才能有效抵御各种诱惑和各类风险,使自己的政治能力与职责相匹配,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
坚持以党性立身做事,必须始终注重理论学习。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坚定源自理论上的清醒。“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包含着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也贯穿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价值追求、精神境界、作风操守等重要内涵。坚持以党性立身做事,就要增强理论武装的深刻性彻底性,始终重视和加强思想改造。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突出学好习近平强军思想,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真正把“六个必须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五个坚持”的军事观和方法论学到手,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提高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坚持以党性立身做事,必须坚持实事求是。陈云同志曾教育干部,要“时时注意新地区的新情况、新任务和新的工作方式”,为我们党由战争转向和平建设探索了有益经验。实事求是不只是思想方法问题,也是党性强不强的问题,“实事求是就是最大的党性”。那些脱离实际、凌空蹈虚,不说真话、文过饰非的人,不仅丢掉了共产党人忠诚老实的本色,也是党性不纯的表现。新时代新征程,党员干部应不断提高调查研究质量,正确判断形势、科学谋划未来,善于抓住机遇、勇于应对挑战,不断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努力做到既以党性修养确保讲真话、讲实话,又以干实事、求实效来锤炼党性修养。
坚持以党性立身做事,必须锤炼优良作风。正在全党开展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全党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上紧了发条,也是广大党员干部锤炼党性的一次再加强。习主席指出:“在作风问题上,起决定作用的是党性。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所营谓之事,事成谓之业。”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是一项开创性事业。能否做到公私分明、克己奉公、廉洁自律,关乎未来战场胜负,影响军队前途命运。军队党员干部只有悟透公与私的关系,划清公与私的界限,坚持时时秉持公心、处处秉公办事,做到克己奉公,既干事创业,又干净担当,才能肩负起新时代使命任务,树立起新时代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
(作者单位: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