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清风正气歌丨“真正为人民谋福利”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何 涛 责任编辑:乌铭琪
2025-07-03 06:18:58

“真正为人民谋福利”

■何 涛

“人民是天,唯此为大;人民是地,唯此为本。”今年是陈云同志诞辰120周年。“真正为人民谋福利”,是他一贯的立场、一生的坚守。

延安时期,曾一度因敌封锁、收公粮多,群众有怨言。陈云认为,共产党要处处依靠群众,先了解群众、帮助群众,群众才能帮助我们。正是坚持“时刻注意为群众谋福利”,开源节流,发展经济,陕北老百姓家里存的粮食逐渐多了起来。

东北解放战争初期,很多农民群众处于观望状态,形势对我党我军不利。陈云到北满后很快发现并意识到,必须“从使基本群众得到益处去争取群众”,认为“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其大等于天”,并号召“一切可能下乡的干部要统统到农村中去”。党员干部“走出城市,丢掉汽车,脱下皮鞋”,深入群众、发动群众,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使我党我军在东北实现了由被动到主动、由弱势到强势、由防御到进攻的巨大转变。

为人民服务,为党的事业服务,是陈云主持财经工作的基本立场。新中国成立之初,工业经济恢复、城市繁荣要靠农村经济推动。对此,陈云指出:“城乡交流是一件大事,要动员全党的力量去做。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就是为人民服务,不解决实际问题谈为人民服务,则是空话一句。”抓住城乡物资交流这把“中国经济的钥匙”,90%的农村经济带活了10%的城市经济,大城市的霓虹灯亮起来了,全国的经济活起来了。

“一个人最愉快的事,就是参加革命,为人民的利益而斗争。”正是以人民利益为重、置个人名利于度外,陈云勇于从实际出发,敢于坚持真理。1959年,国家拟订钢产量指标时,陈云在调查研究后顶着巨大压力提出:原定的2700万吨不切实际,就是后来调低至1650万吨也是达不到的,必须降到1300万吨。为此,毛泽东称赞,“陈云同志的话是很正确的”“真理在这一个人手里”。

“任何人离开了人民,离开了党,一件事也做不出来。”陈云在革命、建设、改革生涯中屡次建功,却从不夸大个人的作用,从不把功劳记在个人名下。他说:“我们的功劳是哪里来的?头一件,老百姓要革命。我们是党员,在党的领导下,适合老百姓的要求,做了一点事,如此而已,一点不能骄傲。”在审阅《陈云文稿选编(1949—1956年)》文稿后,他特别向编者说明,在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主持工作期间,几乎所有的决策,特别是重大决策,除了他作了必要的调查研究以外,都是经过集体讨论作出的。

陈云常说:“权力是人民给的,必须要用于人民,要为人民谋福利。”他虽然身居高位、手握重权,但从来不把这份权力用在自己和家人身上。同在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机关工作的妻子于若木,本可以搭乘他的红旗轿车,却一直骑自行车上下班。陈云还特别交代身边工作人员,孩子上下学不许搞接送,不许搞特殊化,要让他们从小就像一般人家的子女一样学习和生活。

陈云在耄耋之年开始练写毛笔字,曾写下这样的题词:“个人名利淡如水,党的事业重如山。”这是他一生党性如磐、廉洁奉公、一心为民的真实写照,也是对党内同志的谆谆教诲,永远激励和鞭策共产党人永葆本色、竭诚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