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面丹心照大江”
■刘礼斌
开国上将王建安有着传奇的人生。有诗歌颂他:“赤脚少年闯四方,黄安城头第一枪。济南淮海书战史,铁面丹心照大江。”这首诗,写出了他的伟大功绩,也记录了他的党性原则和清正廉洁作风。
大局面前讲党性,事业面前讲团结。王建安和许世友在红四方面军结下生死之交,但二人在延安时曾有过纠葛。济南战役打响前,中央任命许世友为山东兵团司令员,王建安为副司令员。有人提出:“两雄难并立。”毛泽东说:“孤掌难鸣,就这么定了!”济南战役中,二人不计前嫌,密切配合,共同指挥作战,取得重大胜利。
王建安有句话经常挂在嘴边:“一个领导者,如果只满足于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既不做调查研究,又不听取下级反映的意见,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久而久之,就会严重地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变成瞎指挥的官僚。”
1979年11月,王建安到基层部队调研,基层部队领导全员迎接被他制止后,仍坚持陪同。见他们如此态度,王建安生气地说:“你们要去我就不去了。”他表示,下基层本来就是要倾听士兵的心声,如果太多人跟着,就没人敢提意见、说真话了。
1978年底,中纪委的工作开始恢复。王建安作为中纪委常委,始终坚持党性原则,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将每个细节都落到实处。老战友老部下犯错时,他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不包庇不袒护。一次,机关在印发王建安向中央军委呈送的报告时提出,是否不提被批评的某位领导名字,王建安坚决反对。他说:“不但书面材料要发,见到他还要说。”
王建安常说,不能把吃吃喝喝看成小事,要端正党风,要讲廉洁,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上也不能放过,领导干部要时时处处给群众做好样子。一次,他去老部队检查工作,老部队的同志想请他吃顿饭。见餐桌上摆满了杯盘碗碟,他说:“中央三令五申不让请客送礼,我们高级干部不带头,中央的指示就没办法落实,把酒菜撤下去吧!不然的话,这顿饭我就不吃了。”撤去额外的酒菜后,王建安才动筷子。
王建安的夫人牛玉清从部队复员后,有几次机会可以再穿上军装。有人建议王建安帮她办手续,却被拒绝。王建安调中央军委工作后,组织上考虑他的子女全在外地工作,打算调回一两个到他身边。王建安坚决不同意:“子女在哪儿参加工作就在哪儿干,不能借故调进大城市。”
王建安一生俭朴,情操自守。他喜穿布衣布鞋,1977年进京后一直住单元式老房,卧室无地毯、无沙发,仅一桌、一椅、一床。床为条木拼成的硬板床,以两长条凳支撑。
王建安逝世前的一段时间,多次提到自己的身后事:“我死了以后,不要开追悼会,不要送花圈,也不进入八宝山,把骨灰撒到老家的土地上肥田。”1980年8月4日,《解放军报》以《赞丧事新风》为题发表评论员文章,文中写道:“王建安同志和他的家属对办理丧事树立了一个新风,值得学习提倡。”
党性原则强,浩然正气彰。党性是党员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党性原则是党员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基本立场。能不能坚持党性原则,是对党员政治品格的直接检验。作为党员干部,应自觉以王建安为镜,坚持党性原则,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该担当时挺身而出,该斗争时果断亮剑,始终做到讲党性不讲私情、讲真理不讲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