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航空兵某团组织海上搜救训练——
大洋之上与时间赛跑
■汪黄飞 周子强
“人员意外落水,立即组织营救。”近日,海军航空兵某团组织一场海上搜救训练,随着指令下达,直升机迅速飞向目标海域。
该团领导介绍,海上往往风高浪急,落水人员会因风速、风向、洋流等产生“漂移”,要从茫茫大海中将其迅速找到并救起绝非易事。
抵达目标海域上空,机组成员根据塔台提供的信息,结合人员落水时间、海面气象情况等信息,立即展开低空侦察。然而,经过一轮紧张搜索,机组成员一无所获。
海水冰凉刺骨,搜救争分夺秒。机组成员对海水流向流速、大致漂移距离等因素进行细化评估后,进一步扩大搜索范围,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发现疑似目标!”捕捉到可疑信号,任务机组立即建立搜救航线,快速向目标抵近,终于在波涛汹涌的海面发现一名忽隐忽现的“落水人员”。搜救员立即检查机载救援装备,随时准备展开救援。
降低高度、减慢速度……直升机距离海面越来越近,气流干扰逐渐增强,加之海面风向突变,“落水人员”在波峰浪谷间起伏不定。
“10米、5米……保持住!”飞行员紧握驾驶杆,全力维持悬停状态。绞车手一边操纵设备下放钢索,一边提醒前舱精准修正位置。在钢索的牵引下,搜救员逐渐靠近“落水人员”。
只见搜救员瞅准时机,一把抓住“落水人员”,快速利用救生带将其与自己捆绑在一起,并向直升机做出“上拉”手势。搜救员和“落水人员”一进入机舱,直升机迅速返航。平稳降落后,早已等候多时的医护人员立即为“落水人员”检查生命体征,并协助将其转运至后方医院。
“海上搜救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较量。我们的救援速度和能力,直接决定落水人员的生存概率。”该团领导介绍,近年来,他们常态组织远海实战化训练考核,在复杂气象条件下锤炼官兵本领,有效提升了海上救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