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意志入诗行
——毛泽东诗词的言志风格
■陆振兴
“诗言志”语出《尚书·尧典》,意指人们通过诗词这种文学体裁,表达理想抱负,抒发思想感情。毛泽东诗词,热情讴歌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集中抒发中国人民砸烂旧世界建设新中国的豪情壮志。以诗言志,把人民意志写入诗词,是毛泽东诗词创作的鲜明特色。
一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在这一伟大进程中,诗人毛泽东写下了一系列诗词,描绘人民的奋斗,表达人民的愿望,把中国人民的英雄气概和坚强意志镌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中。
1927年,毛泽东同志受命到湘赣边界领导秋收起义。9月9日,秋收起义爆发,革命烈焰在湘赣边界燃烧起来。毛泽东心潮澎湃,挥笔写下《西江月·秋收起义》: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这首词,是在被中外反动派欺凌蹂躏的中华大地上响起的霹雳惊雷。
1929年1月14日,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向赣南进军。1929年3月,红四军由江西进入福建,占领长汀,5、6月三次占领龙岩,9月占领上杭,开创了闽西革命根据地。同年4月,蒋桂战争爆发。毛泽东有感于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有感于闽西工农武装割据的大好形势,挥笔写下《清平乐·蒋桂战争》: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这首词,痛斥军阀混战让民怨沸腾,揭示了广大人民对军阀统治的仇恨。同时,作品生动描绘了革命根据地打土豪、分田地热火朝天的斗争景象,道出了获得自由解放的农民群众的喜悦心情。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和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吹响“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伟大号角。4月23日,南京解放,国民党反动统治宣告灭亡。为庆祝南京解放和中国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毛泽东挥笔写下《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首诗,痛斥蒋家王朝的黑暗统治,颂扬人间正道,抒发中国人民誓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意志,是宣告中国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的不朽乐章。
二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中国历史进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中华民族的发展开启了新纪元。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诗人毛泽东用他那大气磅礴的诗作,抒发人民群众对新中国的深情挚爱,描绘新中国建设的伟大成就。
1950年10月3日晚,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观看歌舞晚会时,毛泽东请诗友柳亚子填词抒怀。柳亚子即席赋《浣溪沙》,毛泽东“步其韵奉和”,写下《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
在欢度国庆的美好时刻,毛泽东和全国人民一样欣喜。他为中华大地终于冲破黑暗迎来光明而欢呼,更为各民族群众万众一心建设新中国而自豪。这首词,是对新中国成立的礼赞,也是中国人民摆脱苦难获得新生后的放声高歌。
1956年6月,毛泽东视察武汉。他听取了关于武汉长江大桥工程建设情况的汇报,为新中国建设取得的成就欢欣鼓舞,写下《水调歌头·游泳》。在这首词中,他吟出“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抒发中国人民建设伟大祖国的豪情,描绘新中国建设一日千里突飞猛进的雄姿。他在礼赞人民改天换地伟大创举的同时,深情展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光辉前景。
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江西省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病的报道。血吸虫病一直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新中国成立初期,尚有一亿多人深受其害。在封建统治的旧中国,人们对血吸虫病一筹莫展,手足无措。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经过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共同努力,终于战胜了血吸虫病。毛泽东看到《人民日报》的报道,浮想联翩,夜不能寐,欣然写下《七律二首·送瘟神》。这两首七律,向全世界宣告,旧时代中国人民蒙受的苦难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人民是新中国的主人,他们正在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的英雄壮举,书写着“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的壮美篇章。
三
把人民意志写入诗行,倾吐人民心声,礼赞人民奋斗,毛泽东诗词引领了诗歌为人民而创作的新气象。
诗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诗经》以来,它作为情感表达的重要文学体裁,受到人们青睐。吟诗填词,成了中国人延绵不绝的文化基因。然而,在剥削阶级统治的旧中国,人民群众地位卑微,诗歌创作又受着“发乎情,止乎礼义”的限制和束缚,使得很多古代诗歌作品,不能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只能成为人们寄情山水、排遣沉郁的工具。一些反映残酷的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的作品,也难以找到解困纾难的答案。
“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也使中国诗歌获得了新生。毛泽东同志指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在诗词创作上,毛泽东一改部分传统诗人顾影自怜、自怨自艾的风格,把中国人民改造旧中国建设新中国的坚强意志和冲天豪情写入诗作中,极大地拓宽了诗词创作的视野,提高了诗词境界,不仅给中国诗词创作以新的精神风貌,也向全世界宣示了中国人民的伟力。
毛泽东的诗词创作,秉承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书写中国人民的光荣与梦想,不仅为中国诗词发展开辟了前进的道路,也激励着中国人民努力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