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长城论坛丨政治工作要在最艰苦的时刻闪光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宋冰 责任编辑:孙悦
2025-07-09 06:51:54

政治工作要在最艰苦的时刻闪光

■宋冰

政治工作永远是我军的生命线。一位长期做政治工作的领导干部,在讲述我军政治工作优良传统时感叹,“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看家本领,是我军的最大特色、最大优势,总是在最艰苦的时刻闪光”。

诚哉斯言。我军政治工作之所以有力量、有价值,就在于其不仅在军队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作用,而且还在最艰苦的时刻熠熠闪光、凝聚人心、照亮征程。

李狄三的故事,很多人都听说过。1950年,毛泽东同志下达“向西藏大进军”的号令,新疆军区独立骑兵师一团抽调136名官兵组成先遣连,由保卫股长李狄三任总指挥兼党代表,从新疆于田出发,奔赴莽莽昆仑。挺进昆仑山两个月后,先遣连向团里发回这样一份电报:“人员99%均病,头痛心口痛、头部肿胀、眼肿嘴肿、脸部起水泡脱皮,恶心不能吃东西是普遍现象……”面对这一情况,李狄三坚持模范带头、以身作则,影响和带动大家克服困难。眼看战士们士气低落,他要求党员干部首先树立同疾病作斗争的勇气和信心。他满怀激情地讲,“什么是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就是在最困难的时候,向党要副担子挑在肩上的人”,并且在党员大会上庄重提议,“请党员同志记住,笑,是党赋予咱们临死前的最后一项任务”。病痛中,李狄三总是乐观地说:“意志要坚强,眼光要远大,精神要愉快……”1951年5月28日,后续部队和先遣连会师,李狄三把工作交给带队领导后安详地闭上了眼睛,年仅38岁。李狄三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干部,他在最困难的时候用持续不断的思想动员、精神激励,让官兵坚持到胜利。

在我军历史上,像进军西藏这样困难的事还有很多。在极其复杂的困难条件下,我军能够攻坚克难、战胜强敌,踏平坎坷、走向大道,背后都离不开政治工作的服务保证作用。事实证明,我军政治工作不仅是构成战斗力的重要因素,而且总能在关键时候为官兵注入灵魂,让官兵迸发血性,从而拧成一股绳、合成一股劲,铸成钢铁集体、凝聚磅礴力量,在跨越艰辛中走向胜利,在浴火重生中愈加强大。

当前,我军正朝着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砥砺前行。在这一伟大征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很多“娄山关”“腊子口”,碰到很多“绊脚石”“拦路虎”。如何战而胜之?同样需要政治工作在最艰苦的时刻闪光,为打好攻坚战提供坚强思想和组织保证,最大限度地把官兵的精神状态激发出来、奋进力量凝聚起来,真正把政治优势转化为攻坚胜势。

政治工作要在最艰苦的时刻闪光,先要立起政治干部好样子。“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动人心者,莫先乎行。”政治干部是政治工作的主体力量,其表率作用本身就是最好的政治工作。官兵不是看你怎么说,关键看你怎么做。同样的道理,由不同的政治干部来讲,有时候效果形同霄壤,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讲的人在模范带头上高下有别。政治干部表里如一、率先垂范,不仅可以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还可以强化政治工作的威信威力。政治工作的威信威力,要在政治干部敢喊“看我的”“跟我上”中经年累月地塑造,在“讲自己所信的、做自己所讲的”中一点一滴地树立。

政治工作要在最艰苦的时刻闪光,就要提高开展政治工作的能力。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政治干部是指挥干部,政治工作要成为行家里手,军事工作也要成为行家里手。战争年代,政治工作的阵地在前线战壕里、行军征途上,政治干部的共同特点是,既善于润物无声聚兵心,又精于带兵上阵打胜仗。共和国元帅中有4位出身政治干部,5位兼任过政治委员,可谓能文能武、有勇有谋。政治干部只有适应时代、熟悉官兵,既赓续好优良传统,又过好“网络关”,做到“笔杆子、枪杆子、腰杆子”都过硬,才能以身教胜于言教的实际行动,推动政治工作回归本真、发挥威力,让生命线在强军实践中彰显蓬勃生机和强大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