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不能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
■刘海涛
前不久,某部党委召开民主生活会,党委一班人讲党性讲原则,敢于直面问题,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对错误思想坚决批评抵制。这种坚持弘扬斗争精神、不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的做法,严肃了党内政治生活,也纯洁了政治生态。
习主席指出,要“把党性原则在全军牢固立起来”“推进自我革命,必须固本培元、增强党性”。我党我军始终恪守党性原则,坚决反对好人主义,反对无原则的一团和气。党性是党员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党性原则是党员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基本立场。每名党员干部都要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能不能坚持党性原则,是对党员干部政治品格的直接检验。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就是背离党性原则,助长不正之风,不仅与党员身份严重不符,还与我们党的作风要求严重不符。《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七十五条明确规定,“搞无原则一团和气,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
陈云同志一生坚持党性原则、反对一团和气,敢于较真碰硬。他有一句名言,“原则问题,该顶必顶,现在不顶,以后检讨”。他常说,“要提倡坚持原则,提倡是就是是、非就是非的精神”,主张“头皮要硬”、要顶得住,成为我们党坚守风骨品格、弘扬斗争精神的典范。
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是一种虚假团结。个别党员干部可能会认为,讲和气,就是讲“团结”。这种思想是要不得的。我们党讲团结,讲的是那种能够掏心见胆、并肩奋斗的真正的团结,而不是那种表面一团和气、实际上相互较劲设防的虚假团结。表面上客客气气,实际上疙疙瘩瘩,面和心不和,只会掩盖问题、粉饰矛盾、助长歪风,最终害人误己损事业。
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实质是一种好人主义。信奉好人主义的人,搞“你好我好大家好”,不讲原则,不明是非,不负责任。自古以来,人们对这种人嗤之以鼻。孔子说:“乡愿,德之贼也。”此种“好好先生”,看似“忠厚随和”,实则立场不坚定,损害真正的道德价值、党性原则、优良作风。
近些年来,我党我军通过大抓作风建设,很多党员干部恪守党性原则,弘扬斗争精神,讲真话报实情,树立了新风尚新气象。然而,仍有个别党员干部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他们甘心当老好人,对不良现象听之任之,矛盾困难面前不担当、不作为,习惯于搞“明哲保身”那一套。大量事实表明,一个单位政治生态难净化,工作局面长期打不开,同一些人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不无关系。
党性原则强,清风正气彰。决不能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重在把党性原则牢固立起来。我军历来最讲纪律、最讲规矩,在坚持党性原则上标准更高,要求更严。党员干部只有强化角色意识和政治担当,把党和军队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真理,坚守原则,坚决让“潜规则”失灵、让“明规则”生威,才能克服好人主义,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斗则得,服则失。”让无原则的一团和气没有市场,贵在弘扬斗争精神。一个班子要真团结,没有斗争不行。只有通过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解决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才能实现真正的团结,增强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一个单位要形成好风气,没有斗争也不行。总是你好我好,对不正之风不敢抵制,对部属老乡迁就照顾,怎么会有清风正气?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必须硬起手腕,同不良作风作坚决斗争,坚持丝毫不让、露头就打,不断扩大作风建设战果,巩固我党我军的人心阵地。
决不能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还要勇于批评监督。党内政治生活中,提倡批评和自我批评、要求互相监督,这不仅是对同志的一种爱护,也是避免错误的重要法宝。如果怕丢选票,对同志的事情不管不问,明知他人有问题也不提醒,“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仅是对同志不负责,也是对党的事业不负责。健康向上的政治生活靠大家共同营造,每名党员干部都要把党内监督体现在时时处处,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办事,习惯在同志间的相互提醒和监督中修正错误、共同进步。
当前,全党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其重要目的就是强党性、正作风。新征程上,每名党员干部都应坚持党性原则,坚决防止和反对无原则的一团和气,防止和反对好人主义,既要清除水中的“蓝藻”,更要清除滋生“蓝藻”的“淤泥”,通过不懈努力换来弊绝风清、海晏河清,不断形成讲原则不讲面子、讲党性不讲私情的良好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