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人“姿态低三分” 对事“标准高三分”
■王杉 汪成
当前,在部队管理实践中,个别带兵人存在认识偏差:有的过于强调“树立威严”,习惯板着脸孔待人接物,似乎有意与战士保持距离;有的盲目追求“以和为贵”,不敢坚持原则、较真碰硬,成了“老好人”;有的抓工作要么事无巨细,“一竿子插到底”,要么大而化之,导致成效不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没有处理好“管人”和“管事”的关系。
有人说,待人须“姿态低三分”,对事要“标准高三分”,笔者深以为然。这一“低”一“高”,蕴含着深刻的带兵之道,体现了严管和厚爱的统一。
必须说明的是,“姿态低三分”,绝非放弃原则、刻意逢迎,而是出于对官兵的尊重和信任,让他们感受到被重视、被理解、被需要。要始终与官兵坐在一条板凳上,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心与心的交融,察兵情、知兵意、解兵难,从而激发大家干事创业的内在动力。
人非草木,但战场无情。“标准高三分”,就是对事关备战打仗的事,必须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对标实战、聚焦打赢。古训有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以结果导向来看,把目标定得高一点儿、标准立得严一些,更有利于推进战斗力建设,倒逼官兵练就过硬本领。
带兵的目的,不是让人“怕”,而是让人“信”、让人“服”、让人“跟”。部署任务时,要多问“你怎么看”,少说“必须这样干”,充分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谈心交心时,要善于倾听和共情,避免先入为主、一厢情愿;解难帮困时,要注意态度和方式方法,努力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不要让受帮助的一方产生不适感。
再说抓战备训练,其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激发官兵潜能,锻造能打仗、打胜仗的过硬队伍。战场是残酷的,事事处处攸关生死和胜败,来不得半点懈怠和虚假。坚持“标准高三分”,说的是无论平时训练,还是执行重大演习任务,都要从难从严从实战要求出发,构设贴近真实战场的环境条件,将官兵逼入绝境、难到极限,从而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推进部队战斗力建设不断跃上新台阶。
不难看出,待人“姿态低三分”与对事“标准高三分”,有其适用的对象和场景,不可随便混为一谈。对各级带兵人来说,这是一门艺术和学问,更是对专业能力和情商智慧的全面考验。
“姿态低三分、标准高三分”诉诸的是可亲可信可敬的带兵人形象。愿广大基层干部能从中得到启发,进一步端正思想态度、改进工作作风和方式,认真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在练兵备战一线立起带兵人的好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