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不能不信组织信关系、不靠实干靠人脉
■赵劲羽
“大家都相信,组织最靠得住,都是把自己交给组织,都知道能打胜仗最靠得住,因此把心思和精力全用在了研究打仗上。”自1937年12月起,陈云同志连续7年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回忆革命战争年代一个个战将的进步之道,陈云语重心长地叮嘱党员干部,任何时候,成长进步都必须相信党组织,必须靠实干,劲千万不能用偏了。
“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人总是追求进步的。党员干部追求政治上的进步、职务上的升迁,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习主席深刻指出:“好干部不会自然而然产生。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追求进步是否走相信组织、依靠实干这条正道,是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官德人品、组织观念的试金石。实践证明,成长进步相信组织、依靠实干,于党和军队的事业有利,于个人和家庭也有利,是国家、军队和个人利益的有机统一。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好的环境可以引导人积极向上。近年来,全党全军强力推进正风肃纪反腐,政治生态根本好转,新风正气不断上扬,用人导向更加鲜明,“搭天线”不灵了,“走后门”行不通了,“搞山头”没市场了,“关系网”不好使了,“跑送要”被处理了……用人的标准越来越明确、程序越来越透明、实绩占比越来越大,不信关系信组织、不靠人脉靠实干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
然而,仍有极个别党员干部不信组织信关系、不靠实干靠人脉、不循政策循变通,为了升迁挖空心思拜码头、找靠山,把组织培养异化为领导恩典。这些现象,是“以利相交、买卖交换”的市场文化的延伸,架空的是组织原则,背离的是党的性质和宗旨,到头来必然是“进了圈子也就进了圈套”,只会落个“树倒猢狲散”的下场。
“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一首深情的《唱支山歌给党听》告诉党员干部,父母赋予每个人自然生命,组织则给了党员干部政治生命。党员干部是党的宝贵财富,这种属性决定了“听党的话”“相信组织”天经地义、理所当然。“最好的选择是把自己交给组织。”事实反复证明,在成长进步上,只有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服从组织,才能不走弯路,健康成长。
人们常说,关系是泥饭碗,是会碎的;文凭是铁饭碗,是会锈的;能力是金饭碗,是会升值的。这句话告诉我们,成长进步必须靠素质立身、凭实绩进步。军队是要打仗的。军队党员干部追求进步,最终目标是为了能打仗打胜仗。坚持靠实干进步,就是应在基层一线育苗墩苗,在重大军事斗争实践、重大军事演训活动中磨砺自己、提高自己,始终把心思集中在“能干事”上,把目标锁定在“打胜仗”上。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素质本领、取得过硬实绩,个人进步也就有了可靠的依据、坚实的基础。
事业兴衰,唯在用人;用人之要,重在导向。选人用人是政治生态的风向标。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决不能不信组织信关系、不靠实干靠人脉,用人导向至关重要。各级党组织应树牢事业为上、公道正派的导向,全面客观看待干部,公平公正对待干部,不能干好干差一个样、干和不干一个样。坚持优秀优先、实干实惠、有为有位,把那些“对党忠诚、善谋打仗、敢于担当、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该提拔的就大胆提拔、该重用的就重用,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华的政治生态,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对党员干部来说,组织是最坚实的靠山、最坚强的后盾。各级党组织应坚决破除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坚决反对任人唯亲、跑官要官、人身依附,引导党员干部把工作交给自己、把自己交给组织。应坚持党管干部、组织选人,坚决摒弃选人用人上的宗派主义、本位主义、自由主义,坚决不能让攀附者成事、让投机钻营者得利,让那些带着不纯动机和不良思想的人没有位置、没有市场、得到惩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