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清风正气歌丨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吴继宏 责任编辑:王粲
2025-08-12 06:43:31

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

■吴继宏

1944年,上海南京饭店。一位“大老板”长期住在豪华套房,俨然一副纸醉金迷的派头。一天,与他长期合作的客商胡老板前来拜访,撞见的却是他独自就着咸菜吃馒头。

这位“大老板”正是我党隐蔽战线的革命战士徐楚光。徐楚光掌握地下活动经费,但严格区分“工作开销”与“个人生活”,住豪华酒店掩护身份,却在个人生活上吝啬到极致,始终坚守“人民的钱为革命而用”的信念,一分一厘都不乱花。他常对身边人讲:“我的钱,每个铜板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

这种“外阔内俭”的强烈反差,是徐楚光廉洁奉公的生动写照,也体现了他在特殊环境下对信仰最纯粹、最坚韧的守护。1947年,由于叛徒告密,徐楚光被捕,遭受了严刑拷打,但始终坚贞不屈,没有泄露任何党的秘密。1948年,徐楚光被秘密杀害,年仅39岁。他常说:“大事者,与国与民,有大利也。我当为国民而生,亦当为国民而死。”

回望我党我军的光辉历史,像徐楚光这样的“干净人”不胜枚举。

1945年,董必武代表中国共产党出席联合国制宪会议。会议期间,他处处精打细算,把省下来的钱为延安购买印刷机、打字机等急需品。1300美元置装费,他仅购买了一套25美元的普通西装,将节省下来的钱为革命事业购买最需要的东西。

“红色管家”郑义斋,管着红四方面军的军需被装,却从未想过为自己添件新衣服,一件破旧棉大衣从鄂豫皖穿到川陕甘,破了自己补了再穿,也不换新的。1937年3月,在赴西路军总指挥部途中,郑义斋和战友被国民党军包围。为了不使携带的经费落到敌人手里,他当机立断,命令战士带上黄金和银元冲出去,自己组织掩护。在激战中,郑义斋壮烈牺牲,时年36岁。

老红军黄开群长期在后勤战线工作,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公私两个口袋要分清”。有一次,他到军需仓库养鸡场检查工作,饲养员拿了几个鸡蛋让他捎回家,他连连摆手拒绝,“让我多吃公家一个鸡蛋,比吃药都难受”。

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无数革命前辈正是有了这样的党性修养和品格操守,才能在乱云飞渡的复杂环境中不迷失、在泰山压顶的巨大压力下不退缩,铸就了共产党人的革命气节和精神丰碑。每名党员干部都应当向他们学习,涵养克己奉公的操守,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本色,努力做到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一尘不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