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驻训,这份保密“锦囊”请查收
漫画:曾宇明
密者,军之大事。当前,野外驻训全面展开,部队前往陌生地域开展实战化训练,驻训环境相对复杂,人员装备动态分散,安全管控难度增大,潜在的失泄密风险不容忽视。战友们要时刻拧紧保密“安全阀”,训练工作中严格落实各项保密制度,不断增强防范意识,才能守住安全保密底线。在此,笔者想给大家几点提醒:
互联网上莫炫耀,发圈晒图需谨慎。野外驻训,新环境、新场所容易让人感到新奇、兴奋,一些战友喜欢拍照发朋友圈分享,但要谨记不能将军装照、装备照、训练场景照以及带有地理特征的营区环境照上传互联网,即使经过画面“处理”,也很容易暴露军人身份、部队动向、装备型号和部署位置。
上传下达不用“网”,谨言慎行筑防线。由于驻训点位比较分散,加之演训任务重,有大量的沟通协调工作,但不能为图一时方便,使用智能手机拍摄、存储、传输任何涉密或敏感文件、通知、计划,更不能在微信群、QQ群等非保密通讯工具中传达涉密或内部敏感信息,使用谐音字、代号或局部遮挡的做法,无异于掩耳盗铃。
非密场所不谈密,人装管控不松懈。野外条件下,人员流动和设备管理难度增大,确保不在公共场所谈论军事行动、部队编制、训练细节、装备性能等涉密或敏感内容,谨防“隔墙有耳”。涉密载体、文件资料必须专人专柜保管,使用完毕及时清点、入柜、上锁,废弃文件务必彻底销毁,不能随意丢弃或简单撕毁。同时,切忌将手机、智能手表等联网设备带入涉密场所。
偷拍乱拍要提防,涉密信息不外漏。在岗位执勤、场地警戒时,务必提高警惕,严防可疑人员使用相机、手机、无人机等设备在周边或训练场外进行偷拍、测绘。同时,不在驻训点内随意张贴展示展板、标语等涉及部队番号、任务、人员信息的载体,防止被外围人员观察记录。官兵网购、收发包裹时,不能标注部队番号或精确位置,单位需对快递点资质审查并细致查验包裹。
(倪鑫磊、陈军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