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
详解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有关安排
■解放军报记者 魏 兵 康子湛
8月20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阅兵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作战局少将副局长吴泽棵,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阅兵指挥机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政治工作部少将副主任徐贵忠,详细介绍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有关安排。
阅兵主题鲜明、意蕴深远
吴泽棵详细解读了此次阅兵的内涵意蕴:一是宣示军队听党指挥的坚定信念。这次阅兵是军队政治建军新成效、政治整训新成果的一次集中体现,部队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自觉、饱满的革命热情、昂扬的精神风貌,时刻准备接受党中央、习主席的检阅,始终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捍卫核心,做党和人民可以完全信赖的英雄军队。二是凸显纪念抗战胜利的鲜明主题。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平的珍贵。我们纪念胜利是为了捍卫和平。这次阅兵,抽组抗战英雄部队、高擎抗战功勋荣誉旗帜,展示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是为了向世界宣示中国人民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坚决捍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三是展示军兵种结构的崭新布局。习主席亲自决策调整组建军事航天部队、网络空间部队、信息支援部队、联勤保障部队,标志着我军构建起“4支军种+4支兵种”的新型军兵种结构布局。今年“八一”前夕,习主席签署命令,发布4支兵种军旗旗面样式,标志着我军构建起以八一军旗为主体、军兵种军旗为补充的新时代人民军队军旗体系。这次阅兵,在党旗、国旗、军旗引领下,受阅方队将擎军旗和武警部队旗集中亮相,这是我军力量结构新布局在阅兵中的首次集中展示。四是体现能打胜仗的实力底气。这次参阅的武器装备,都是从国产现役主战装备中遴选,首次亮相的新型装备占比很大,地面和空中装备都是体系编成、混合编组,部分陆海空基战略重器、高超精打、无人和反无人装备,也是第一次对外展示,充分彰显我军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以及维护世界和平的强大能力。
吴泽棵介绍,这次阅兵的主题是纪念抗战伟大胜利、弘扬抗战伟大精神。为了突出这个主题,更好地体现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此次阅兵的设计上作了一些创新:一是在抗战元素呈现上,注重把1945年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14年抗战历程等,与抗战胜利紧密相关的年代符号,融入到阅兵规模、装备数量、队形编排等设计中,丰富阅兵内涵意蕴,凸显抗战纪念属性。二是在纪念氛围烘托上,把奏唱抗战曲目融入到纪念大会的暖场环节,由联合军乐团和合唱团现场奏唱《松花江上》《在太行山上》《保卫黄河》等反映抗战时期的经典曲目。这些红色旋律,让我们再次感受“母亲教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感人场面,感受“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的壮丽场景,穿越烽火硝烟的抗战岁月,感悟兴亡有责的爱国情怀。三是在历史意义呈现上,通过多种形式彰显“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这一经受血与火考验、颠扑不破的伟大真理,进一步昭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胜利。
据了解,这次阅兵展示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功勋荣誉旗帜,主要考虑:一是彰显抗战伟大历程。这些战旗,都是从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华南游击队等授称(命名)单位中遴选,是我军在抗日战争时期艰苦卓绝战斗的缩影,承载着我军抗击日寇、抵御侵略的苦难辉煌。二是致敬民族伟大英雄。每一面战旗都承载着抗日英雄的牺牲奉献,都镌刻着保家卫国的光辉事迹。战旗方队通过天安门接受检阅,与人民英雄纪念碑交相呼应,将是一段英雄与功勋同在、历史与现实交融的感人场景,表达我们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对功勋荣誉的始终铭记。三是赓续传承伟大精神。战旗的擎旗手,都来自相应的功勋荣誉部队,体现抗战精神的薪火相传,体现优良传统的赓续弘扬,必将激励全军官兵传承红色基因,在强军兴军征程中砥砺奋进、再立新功。
突出展示我军军事力量结构更趋完善、新域新质力量比重上升、武装力量体系更为完备
吴泽棵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领导开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广泛、最为深刻的国防和军队改革,人民军队体制一新、结构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迈出坚定步伐。去年,我军调整组建信息支援部队,相应调整军事航天部队、网络空间部队领导管理关系。改革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体形成中央军委领导指挥下的新型军兵种结构布局,包括: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4支军种,军事航天部队、网络空间部队、信息支援部队、联勤保障部队4支兵种,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据了解,这次阅兵在编排设计上突出展示3个方面:一是军事力量结构更趋完善。今年“八一”前夕我军刚刚发布了新的兵种军旗,军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斗旗帜,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标志,军旗体系的完善标志着军事力量体系的完善,这次安排受阅方队擎各自军旗和武警部队旗,就是我军军事力量的全方位展示。二是新域新质力量比重上升。除了徒步方队的4支战略兵种本身就代表新域新质力量外,在装备方队中,还专门安排了无人、水下、网电等新型作战力量群。三是武装力量体系更为完备。不仅有解放军现役力量,还有武警、预备役、民兵等武装力量,构成了具有我军特色的“三结合”武装力量体系。
徐贵忠介绍,兵民是胜利之本,民兵与党领导的武装斗争相伴而生。抗日战争中,民兵规模达到260万人以上,广大民兵参战支前、英勇作战,歼敌10.6万余人,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新时代民兵转型重塑,迈向高质量发展,更好地发挥了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使命作用。这次阅兵,从15个省份抽组民兵参阅,覆盖抗战时期党领导的主要抗日根据地,她们有的来自铁道游击队、平原游击队等战功赫赫、威名远扬的优良传统民兵队伍,有的来自创造了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等独特战法发源地的典型民兵组织,有的来自新中国成立后作出新贡献、发挥新作用的先进民兵群体,既体现民兵在抗战中的历史贡献,也反映新时代民兵建设的新风采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新成就。在受阅着装上,此次民兵方队与以往的阅兵相比也有很大创新,将充分展现新时代中国民兵的崭新形象。
吴泽棵说,这次受阅的维和部队方队,遂行过国际维和任务,具有东北抗联血脉,涵盖工程兵、步兵等兵种专业。这样安排,既突出对抗战胜利的隆重纪念,又展现我履行国际义务、维护世界和平的大国担当。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军队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中国蓝盔”将继续以热血浇筑和平盾牌,积极履行大国军队责任,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征程中续写壮丽篇章。
受阅武器装备充分体现我军适应科技发展和战争形态演变、打赢未来战争的强大能力
吴泽棵表示,这次阅兵,所有受阅武器装备都是国产现役主战装备,是继2019年国庆大阅兵后我军新一代武器装备的集中亮相。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以新型四代装备为主体,比如新型坦克、舰载机、歼击机等,按作战模块进行编组,展示我军体系作战能力;二是遴选陆上、海上、空中系列无人智能和反无人装备,以及网电作战等新型力量受阅,比如新型无人机、定向能武器、电子干扰系统等,展示我军新域新质战力;三是集中亮相一批高超声速、防空反导、战略导弹等先进装备,展示我军强大的战略威慑实力。这次受阅的武器装备信息化、智能化程度都比较高,充分体现我军适应科技发展和战争形态演变、打赢未来战争的强大能力。
徐贵忠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军的武器装备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新的武器装备要管理好、保障好,必须适应新的变化,采取新的手段,使用新的方法。这次阅兵,装备型号多、技术体制新,大多是混合编组,装备管理和保障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我们在这方面结合实际采取了一些措施:一是在保障力量上,按照实战要求抽组不同领域的专家和技术骨干,构建了扁平高效的保障力量体系,实现联合保障向战术层面的延伸。二是在保障模式上,依托既有的装备技术规范和标准作业流程,建立单装责任包干机制,落实读卡式、清单式维护保养,实现装备管理保障的工程化和标准化。三是在保障手段上,依托智能化装备管理信息系统,动态采集信息、分析数据、生成态势,全流程实施装备健康监测,针对性展开预防性维修,装备保障效率和可靠性都有了显著提升。
突出实战标准、紧盯联合要求
徐贵忠介绍,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是我军的训练传统。这次阅兵,突出实战标准、紧盯联合要求,通过阅兵训练助推联合作战能力的生成提高。
一是强化联合意识。这次阅兵,联合的特点非常鲜明,一个群队多型装备、一个梯队多个机种,是按照作战编成的跨军兵种有机聚合,是现代战争多维力量的综合运用。我们组织不同军兵种部队交流互鉴,在同场训练、整体合练中强化联合理念、培育联合文化。
二是提升联合素养。阅兵作为跨军兵种、跨军地联合军事行动,我们在组织实施中,始终按照联合要求,精确筹划控制每一次方队梯队的分练和全要素全流程合练,科学配置兵力、精准调控行动、周密组织协同,实现各领域各要素的深度耦合、浑然一体。阅兵训练把各方向、各领域军兵种力量结合在一起,统一指挥、统一训练、统一管理、统一保障,通过米秒级的行动强化部队的指挥运行、信息融合与战术协同,强化号令意识、协同纪律和作风养成,进一步夯实部队的联合素养。
徐贵忠表示,这次阅兵,参阅人员装备很多,能够在短时间内训出高标准和好的状态,主要得益于这几方面:第一,受阅部队整体素质非常过硬,这是确保训练效果的重要前提。第二,阅兵训练本身就是部队日常训练的重要内容,各参阅单位都有训练基础。我们把部队集中起来,主要是进行规范化、精细化训练,进一步锤炼战斗作风,通过短时间的集中强训,就能够达到训练效果。第三,我们有比较成熟的阅兵训练经验,有科学规范的阅兵训练方法,包括一整套组训的标准、流程和模式,同时还注重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手段,有力支撑了训练质量效益的提升。第四,持续激发训练热情,广泛开展群众性练兵比武活动,在训练一线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鼓动,丰富官兵的文化生活,大家既比训练、比技能,更比干劲、比作风,比学赶帮超的氛围很浓,大家的练兵热情非常足。
(解放军报北京8月20日电)